"阿姐看这绞线!"
陆云袖的银梭挑开炮膛油泥,十二股熟铁绞成的螺旋内壁,竟与沈家祖传的缫丝车轱辘有着相同绞距。
沈知意指尖抚过凹陷的膛线,突然明白为何上月查抄的苏州丝坊会私藏精铁。
那些号称织造贡缎的六十四锭纺车,实为膛线绞制机的伪装。
八角井深处传来铸铁轴承的爆裂声。
她翻身跃入井底,三百台改良织机正在盐蚀作用下崩解,冰蚕丝缠缚的磁石阵显露出辽东地形。
缺失的广宁卫方位,此刻被二十枚漂来的铜钱填补。
浸透青盐的"嘉靖通宝"正以盐蚀速度重现朵颜三卫的狼牙纹。
"他们在用铸币模替换边防军费!"
陆云袖劈开裂开的榫头,紫檀木芯里的铜制齿轮正以工部核准的漕船水密舱转速运作。
沈知意耳廓微动,浪涛声里混着熟铁锻打的节奏。
这是军器监打造火铳铳管的特有频率。
东北方海面突然浮起鱼鳔气囊群。
她挥梭刺破三丈外的气囊,绿色液体散发出来一股臭味。
缺失的大同镇方位,赫然显现严府战船特有的三爪锚标记。
那些浸泡桐油的锚链正在析出火硝结晶,与浪岗山矿脉共振产生细密爆鸣。
"姑娘验这个!"
老渔翁抛来浸透海水的苎麻缆。沈知意扯开三股绞线,浸过青盐的纤维在晨光中显形。
竟是工部核准的漕船修造令编号。那些本该用朱砂标注的墨迹,实为硝石溶液书写后盐蚀显形。
祠堂照壁轰然倒塌时,二十尊改良迅雷铳从磁石阵升起。
沈知意攥紧鎏金螭龙扣,磁针在"毕宿"方位剧烈震颤。
对应《漕船修造令》严禁铸造的六钱规格铅弹。
她挥梭劈开弹壳,铅芯内部填充的竟是云州官盐与硫磺的混合物。
浪岗山西崖崩落的碎石间,三十台南宋式锻锤正在潮汐力作用下运作。
陆云袖的银梭截断传动冰蚕丝,锻锤击打处显露出熟悉的螺旋凹槽。
与沈家缫丝车改良的收丝轮完全一致。那些被兵部斥为"妇人之器"的纺织器械,此刻正锻造着致命膛线。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硝烟,沈知意看见严府战船的铜制獬豸像轰然开裂。
獬豸左眼滚落的琉璃珠内,三百六十道刻痕正与《大统历》节气刻度重合。
她突然明白那些私铸铜钱的年号错位。
实为篡改历法测算潮汐的精密算计。
八角井底的青铜簧片突然自鸣,共振频率与二十年前沉没的福船龙骨完全一致。
沈知意挥梭击碎最后一块磁石,飞溅的铸铁碎屑中,半枚带螺纹的铜制炮闩正折射出工部尚书府邸的飞鱼纹。
潮水退去的瞬间,三百丈礁盘显露出铸铁轨道。
那些号称运输漕粮的枕木间距,实为改良佛郎机炮的炮架轮距。
沈知意耳畔响起那老者最后的叮嘱:"千丝狱不是机关,是人心绞成的膛线。"
浪岗山东麓的铸铁轨道在退潮后完全显露,沈知意数着枕木间距,二十八丈处突起的榫头印证了她的猜测。
这些铺设于景泰年间的漕运轨道,早已被改造成佛郎机炮的移动基座。
她弯腰抠起轨道凹槽里的铁锈,指腹触到细微的螺旋纹路,跟哥哥给自己看的图谱膛线模具残片如出一辙。
看来有人早就研究好了这一步棋。
"阿姐看这浪涌!"
陆云袖的银梭突然指向东南方。
三波异于常理的潮头正以不规则的节奏撞击礁石,沈知意耳廓微动,这是二十年前工部为传递汛情发明的共振暗码。
她扯断鬓间冰蚕丝抛入漩涡,丝线遇盐迅速膨胀。
八角井深处传来齿轮咬合的异响。沈知意翻身跃入井底,三百台改良织机正将冰蚕丝织成朵颜三卫的旌旗纹样。
她挥梭挑断经线,纬线间突然显露出云州官盐特有的青灰色结晶。
这些本该用于腌制贡品的精盐,此刻正在织机传动轴上加速轴承锈蚀。
"他们在用盐蚀控制机关时效!"
陆云袖劈开裂开的柁木,夹层滚落的铜制齿轮齿尖泛着诡异的靛蓝色。
沈知意指尖轻触,硝石与硫磺混合的气息刺入鼻腔。
正是兵部严禁外流的火药配方比例。
东北方海面突然升起第六道狼烟。
沈知意攥紧鎏金螭龙扣,磁针在"参宿"方位剧烈震颤,严禁夜间通航的暗礁区。
她踏着改良织机的冰蚕丝腾空而起,三百丈外的严府战船上,二十名工匠正将青盐结晶填入铜炮闭锁装置。
"姑娘验这个!"
老渔翁抛来浸透海水的缆绳。
沈知意扯开三股苎麻绞线,浸泡桐油的纤维里裹着细如发丝的熟铁线。
沈家缫丝车改良的收丝轮完全同源。那些被兵部讥讽为"闺阁奇技"的纺织手法,此刻正在锻造夺命膛线。
祠堂残存的照壁轰然倒塌,露出铸铁轨道尽头的试炮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