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一声巨响,城墙都在颤抖。李长风死死抓住墙垛,碎石和尘土簌簌落下。远处,后金军的红衣大炮正在喷吐火舌。
"低头!"李长风大喊。话音未落,又是一声巨响,城墙上一块砖石被炸得粉碎。
乌兰猫着腰跑过来,脸上沾满灰尘:"长风,火药罐准备好了!"
李长风点点头,目光扫过城墙下。后金军的弓箭手已经列阵完毕,密密麻麻的箭矢如乌云般压来。
"举盾!"李遵祖的声音在城墙上回荡。
明军士兵纷纷举起盾牌,箭雨倾泻而下,叮叮当当打在盾牌上。不时有士兵中箭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
李长风透过盾牌的缝隙望去,只见后金军正驱赶着大批百姓向城墙逼近。那些百姓衣衫褴褛,有的背着口袋,有的还抱着孩子,在后金军的鞭打下哭喊着向前移动。
"畜生!"乌兰咬牙切齿,"他们竟然用百姓填壕沟!"
李长风握紧了拳头。他知道,这是后金军惯用的伎俩,用百姓消耗守军的箭矢和士气。
在后金鞑子不断催促下,百姓拼命的向前跑,跑到壕沟就把身上装土的口袋扔下去,再跑回去,扛着沙袋接着往壕沟冲,也有的跑的太急被推下壕沟拿人命填的,也有跑的太慢被鞑子弓箭手射个透心凉的。
为阻止壕沟被填平,明军狠下心来不断放箭,大量百姓被射杀,一刹那城下哭爹喊娘,可壕沟最终还是被填平了,大批建奴步甲嚎叫着开始冲锋。
"准备火药罐!"李长风大喊,"等他们靠近了再扔!"
城墙下,百姓们被逼着抬着云梯进攻。不时有人中箭倒下,鲜血染红了土地。后金军躲在百姓后面,步步逼近。
"放!"李遵祖一声令下。
明军的弓箭手开始还击,但很快就被后金军的箭雨压制。 李长风看到,一个年轻的弓箭手刚探出头,就被一箭射中眼睛,惨叫着倒下。云梯被高高架起,城墙下猬集了大量的敌人。
"差不多了。"李长风对乌兰说,"准备点火!"
二十个火药罐被搬上城墙,每个罐子都装满了铁钉和碎石。李长风亲自检查了引信,确保万无一失。
"扔!"
随着李长风一声令下,二十个火药罐同时被点燃,抛向城下。
"轰!轰!轰!"
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火光冲天。铁钉和碎石如雨点般四散飞溅,后金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李长风看到,一个后金士兵被炸得飞起,身上插满了铁钉;另一个士兵捂着脸惨叫,鲜血从指缝中涌出;还有一队弓箭手被碎石击中,倒在地上翻滚。
"再扔!"李长风大喊。
又是一轮火药罐投下,爆炸声此起彼伏。后金军的阵型彻底崩溃,士兵们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杀!"李遵祖抓住机会,下令出击。
后金军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满地尸体和哀嚎的伤兵。李长风长舒一口气,瘫坐在地上。
"干得漂亮!"李遵祖走过来,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这些火药罐,真是神来之笔!"
乌兰递给李长风一个水囊,眼中满是崇拜:"你是怎么想到的?"
李长风喝了口水,笑道:"这是......"他顿了顿,"这是我从一本古书上看来的。"
就在这时,城下突然传来一阵哭喊声。李长风探头望去,只见那些被驱赶的百姓还在城下,有的受伤倒地,有的抱着亲人的尸体痛哭。
"开城门!"李长风喊道,"救他们进来!"
李遵祖皱眉:"太危险了,万一后金军杀个回马枪......"
"父亲,"李长风坚定地说,"他们是我们的大明的百姓啊!我们因何而战斗,不就是为了保卫大明的百姓吗?"
李遵祖沉默片刻,终于点头:"开城门!但要快!"
搬走堵门的杂物,城门缓缓打开,明军士兵冲出去救助百姓。乌兰也跟了下去,扶起一个受伤的老妇人。
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号角声。李长风心头一紧:"不好!后金军又来了!"
果然,地平线上出现了后金军的旗帜。李长风大喊:"快!撤回城内!"
百姓们惊慌失措地往城里跑。乌兰扶着一个受伤的孩子,落在最后。李长风冲下城墙,一把抱起孩子,拉着乌兰就往回跑。
"放箭!"李遵祖在城墙上大喊。
箭雨再次倾泻而下,为撤退的百姓和士兵争取时间。李长风和乌兰终于跑进城门,城门在他们身后轰然关闭。
"轰!"又是一声炮响,城墙再次颤抖。但这一次,李长风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这场战斗,他们赢了。
夜幕降临,喜峰口终于恢复了短暂的平静。城墙上的火把在夜风中摇曳,映照着一家人疲惫却温暖的面庞。
李遵祖坐在城楼一角,三个儿子围坐在他身边。乌兰静静地坐在李长风身旁,手里捧着一碗热汤。
"记得你们小时候,"李遵祖望着远处的星空,声音有些沙哑,"有一次,长风带着两个弟弟偷偷跑去后山玩,结果遇到了一头野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