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哥,'闯王'是谁?"周德福忍不住问。
赵大山惊讶地看着他:"你竟不知道李闯王?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好汉!专杀贪官污吏,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听说他在商洛山中养精蓄锐,马上就要出山了。"
李自成?周德福心头一震。半年前在河南,正是李自成给了他们粮食,还邀请他们加入义军。没想到如今自己竟要去找他的人。
山路越来越陡,积雪渐薄。转过一个山坳,眼前突然出现几间隐蔽的木屋,周围有持刀汉子巡逻。
"站住!口令!"暗处传来喝问。
"'开城门迎闯王'。"赵大山答道。
一个精瘦汉子走出来,打量周德福父子:"生面孔?"
"清军营地逃出来的,有重要军情。"赵大山解释。
精瘦汉子点点头,带他们进入最大的木屋。屋内墙上挂着简陋的地图,几个汉子围坐讨论。见有人进来,他们立刻噤声。
"王头领,这父子俩从清军营地逃出来,说明年清军要再次入关。"赵大山说。
被称为王头领的汉子约莫四十岁,左脸有一道狰狞的刀疤。他仔细询问了周德福在清军营地的见闻,特别是兵力部署和粮草储备情况。
"消息很重要。"王头领最后说,"我们会尽快传给闯王。你们父子暂且留下吧。"
周德福犹豫道:"我想去保定找刘总兵报信,还要寻找失散的妻子..."
王头领摇摇头:"如今各处关卡都有官兵把守,你们走不了多远就会被抓。不如等闯王大军到来,随我们一起行动。"
周德福看了看小栓,终于点头同意。至少这里安全,还有饭吃。
......
二月初,陕西雒南县。
李自成站在山坡上,望着不远处的县城。经过半年的养精蓄锐,他的部队已经发展到两千余人,且训练有素。今天,将是检验他学习成果的第一仗。
"闯王,探马回报,县城守军约五百,四门都有岗哨。"田见秀报告。
李自成点点头,从怀中掏出那本翻烂的《三国演义》:"记得'声东击西'之计吗?"
田见秀眼睛一亮:"闯王要用诸葛亮的计策?"
"正是。"李自成指向县城东门,"你带五百人,大张旗鼓攻东门,吸引守军注意。我亲率主力从西门突袭。记住,声势要大,但不要强攻。"
田见秀领命而去。半个时辰后,东门外突然杀声震天,义军高举火把,擂鼓呐喊。城上守军果然大乱,纷纷向东门集结。
与此同时,李自成亲率精锐悄悄摸到西门外。这里只有零星几个守军,正在张望东门的动静。
"上!"李自成一声令下。
义军如潮水般涌上城墙,几乎没遇到抵抗。等城中守军发现中计时,西门已破,义军大队杀入城中。
战斗仅持续一个时辰。守军大半投降,县令被活捉。李自成下令打开官仓,放粮赈济贫民。
县衙大堂上,被绑的县令跪地求饶:"闯王饶命!下官...下官也是奉命行事..."
李自成冷笑:"奉命?奉谁的命?杨嗣昌?崇祯?"他一脚踢翻县令,"你去年加征'剿饷',逼死多少百姓?"
县令面如土色,无言以对。
"拉出去,斩首示众。"李自成下令,"其余降兵,愿留者收编,不愿者发放路费回家。"
田见秀凑过来:"闯王,为何不杀光这些官兵?他们手上沾满义军的血..."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终收其心。"李自成拍拍田见秀的肩,"杀人容易,收心难。我们要壮大,就得团结一切可团结之人。"
田见秀心悦诚服地点头。
当晚,李自成在县衙翻阅缴获的公文。其中一份引起他的注意——杨嗣昌下令抽调陕西兵力增援山西,防备清军再次入寇。
"好机会!"李自成一拍桌案,"陕西空虚,正是我们大展拳脚之时!"
他立即召集众将议事,决定趁势攻取周边几县,壮大力量。会议结束后,一个亲兵进来报告:
"闯王,南山哨站送来两个从清军营地逃出的难民,说有重要军情。"
"带进来。"李自成头也不抬地说。
当周德福父子被带进县衙时,李自成正在研究地图。他抬头一看,先是一愣,随即大笑:
"是你!盐山县的周德福!"
周德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扑通跪下:"李...闯王!您还记得小人..."
"快起来!"李自成亲自扶起周德福,打量着他残缺的脚趾,"这半年,你们父子受苦了。"
小栓怯生生地躲在父亲身后。李自成摸摸他的头:"长高了,但瘦了。"他转向周德福,"你妻子呢?"
周德福眼眶一红:"失散了...生死不明..."
李自成沉默片刻,突然高声下令:"传令全军,留意一个叫李氏的妇人,沧州盐山县人氏!"然后对周德福说,"你就留在我身边吧。等找到尊夫人,一家团聚。"
周德福热泪盈眶,不知说什么好。他忽然想起重要的事:"闯王,清军明年要再次入关!我在营地亲耳所闻!"
李自成目光一凛:"果然如此。"他走到地图前,"杨嗣昌调兵防备山西,却不知清军最可能仍从密云、墙子岭入寇。"他转身对周德福说,"这消息很重要。你先养伤,回头详细说给我听。"
当夜,周德福父子睡在温暖的厢房里,半年来第一次安心入眠。窗外,义军正在庆祝胜利,篝火映红了半边天空。
李自成独自站在城墙上,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他知道,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喜欢明风再起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明风再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