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几人是附近的香客,特地前来上香,结果发现纯阳观大门紧闭,正在议论发生了什么事。
李千帆宣了一声道号,跟众人不停的道歉,黄皮打开门,将众人引了进来。
经过一天一夜时间,三清雕像面前的香烛已经熄灭,黄皮赶紧拿来新的香烛,点起了香火,青烟袅袅,也在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这几天,除了修炼,几人也把道观打扫了一个干干净净,李千帆又让黄皮去采购了一批米面,分发给了附近的穷苦人家。平常可以吃不好,但过年必须让大家衣食无忧。
随着鞭炮声渐渐密集,大年三十终于到了。一大早,黄皮早早的做好了贡品,李千帆虔诚的将贡品摆放在三清面前,带领黄皮和轻羽恭恭敬敬的磕头、上香。
一切准备就绪后,李千帆又取来一捆黄纸,来到了枣树下方的坟茔前,点燃了起来。
火光盈盈,温暖如春,一如青来道长悲天悯人的目光,让人心中无比安定。
一天的时光转瞬而逝,大年夜在整个神州大地虔诚的祈祷中缓缓来到,李千帆和轻羽、黄皮三人难得的倒上了米酒,一边吃着,一边仰望着广州的上空。
那里灯火通明,一蓬蓬烟花飞上了夜空,竞相绽放。
四周的村落中也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清脆悦耳。
新的一年,象征着新的希望,这一夜,无论贫穷或富有,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第二日,大年初一,太阳也早早的露出了头,带来了道光十五年的第一道光辉。
这一年,李千帆十五岁。
辰时,已经有附近的村民前来上香,祈求平安,李千帆也难得的穿上了道袍,站在一侧,一一回礼。
一个素衣女子走进了道观,不过却没有去上香,而是站在一边,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周围。
李千帆看那女子,却不是附近村民,有些面生。对方虽然一身布衣,不施粉黛,却难掩那绰约风姿。
李千帆想了想,走向前去,稽首道:“无量天尊,敢问姑娘所为何来?”
女子道:“你就是这道观的主持?”
李千帆道:“正是。”
女子打量了一眼,笑道:“看着挺年轻啊,就是不知道法力如何,当不当的这主持?”
李千帆脚不变色,坦然道:“贫道法力虽然低微,但降妖除魔,除恶扬善之心却不低。”
“吆,小道士志气不小啊,那我问你,何为善,何为恶,何为妖,何为魔,?”
李千帆想了想,说道:“心术不正为恶,心存善念为善。善恶不明,作恶多端是为妖,是非不分,滥杀无辜是为魔。”
女子脸色一亮,盯着李千帆道:“你这道长好有意思,却与别人不同。我有一个故事,你想听吗?”
李千帆说道:“姑娘请讲。”
女子缓缓说道:“有这么一处地方……”
随着女子的声音,李千帆听到了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
刘满仓的父亲是一个猎人,学的一身好武艺,是村子里最有名的猎人。
靠着这门手艺,刘满仓的父亲迎娶了隔壁村的一位女子,次年,刘满仓出世了。
看着活蹦乱跳的儿子,刘满仓的父亲干劲更足了,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打的猎物除了卖的银两,剩余的也时常分给乡里,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本以为时光就这么无忧无虑,可是有一天,刘满仓的父亲去上山打猎,遇到了一只野狼。
野狼本就力凶残,何况刘满仓的父亲遇到的这只野狼已经开了灵智,说是精怪也不足为过。
结果毫无意义,刘满仓的父亲一去不回,最后被人找到时,只剩下残碎的肢体和衣衫。
刘满仓的母亲伤心过度,不到半年也撒手人寰。
这一年,刘满仓十六岁。
失去双亲的刘满仓伤心过后,重拾父亲的旧业,拿起了父亲留下的弯刀和弓箭,进入了山林。
两年过后,刘满仓成为了村子里继父亲之后的最优秀的猎人,也赢得了小草的芳心。
小草跟刘满仓一个村子,比刘满仓小一岁,虽然农村姑娘大多长的皮肤黑,但小草高挑的身材,漂亮的脸蛋和黝黑的辫子,不知俘获了多少少年的心。
小草唯独对刘满仓情有独钟,两人每每于山脚下的大榕树下幽会,畅享着未来美好的生活。
小草的父母也对刘满仓颇为满意,也就放纵自己的女儿,不管不问。
这一日,刘满仓照旧持着弓箭来到了山林中。
今天的山林有些寂静,刘满仓转了半天,直到夕阳开始落下,一只野兔也没有发现。
刘满仓正懊恼不已,忽然前方传来“啾啾啾”的叫声,刘满仓眼睛一亮,急忙向着前方奔去。
前方树枝一阵摇晃,伴随着枝叶折断的声音,刘满仓走近一看,一只雪白的狐狸正在前方奔逃,后面,一只一人高下的灰色的野狼正狂追不舍。
野狼速度快,很快追到了白狐的身后,纵身向着白狐抓去,眼看白狐就要成为野狼的口中之食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