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师爷跟着典史回到了他的班房,两人就如何才能满意又商议了一番之后,三班衙役就被放了出去。衙役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满意而兴奋的笑容!
县令找了个借口,把县丞留下来又聊了几件县里的杂务,估计着时间差不多了,才看着县丞那佝偻着匆匆离去的背影,暗自冷笑。
三年前他花了八万两银子好不容易走了内廷曹公公的门路,才从那个心惊胆战的兵部主事职位下放到这江南富庶的嘉定县做了县令,这三年当然早把八万两的投资搂了回来,可是江南这当地士绅官吏的势力也实在太强,他能分到的利益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就譬如这娄塘镇上众多的布庄和绸缎庄,他早就摸过底,一年的交易流水绝不会少于三千万两白银,别看这么小的一个镇子,光票号钱庄的分号就有五家。而这里一直就是那老县丞的领地,每年他能从中分到的也就是些冰敬炭敬,这县丞一直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着娄塘布市,他始终插不进手。他急呀,眼看三年一次的考成就要到了,自己这任期也将届满。这嘉定最富庶的金南翔银娄塘自己一个都没捞到,他怎么甘心啊!
这次这个堡垒终于有了缝隙,他要感谢朱家,朱家昨天出殡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县衙大堂,他当然不会让衙役们去阻拦,他还趁此表演了一番爱民如子,为民请命的包青天形象,朱家毕竟是久居官场的,处处配合着他的表演,庞师爷也跑前跑后,一番计较后偷偷告诉了他一个数,一个绝对令他动心的数。典史也是个聪明人,这次事情下来,最大的输家就是那个县丞,和他打了三年太极的老家伙。
洪掌柜这几天有点心神不宁,他成为陆记绸布庄的掌柜已经快二十年了。十天前朱家织坊的那场爆炸绝对让他心惊胆战!他也赶去了现场,现场惨不忍睹,朱老二都死在了当场,被炸得面目全非。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况,饶是他在这一行已经四十多年了。以前也有布坊走水的,也很少会烧死人,这次让他当场就吐了。
他是看着这朱家老二从一个小屁孩,跟着朱家老太太学生意,到慢慢长大接手朱家布坊的。朱老二是他在这娄塘镇上最主要的对手之一,也是最难缠的对手。
年初,由于近年来北方出货大减,布价一直在走低,他们这些商家就撺掇着县丞出面搞一个纱棉联盟,要把棉花和纱的收购价打压下去,只要他们不收,那些棉农和纱婆们只能按照他们给的价格贱卖,否则就会血本无归。可是这朱家却不肯签字参加,说是不能见利忘义,棉贱伤农,还是按照原先约定的价格收棉收纱,哼,充什么圣人!这朱家有多少家底,别人不清楚,这洪掌柜可是清楚的,他当然有他特殊的渠道。果然,朱家很快就收不动了,剩下的那些穷泥腿子只能把棉纱贱卖给联盟,原料价格的差距让朱家在市场竞争中完全处于劣势。他暗中和联盟中的几十家大商户把市场价格死死压在朱老二的喉咙口,眼看着朱家已经在悄悄出售原棉和原纱了,在他眼里这朱家布坊已是一条在翻白肚皮的将死之鱼。可是!
两个多月前,这条死白鱼突然又活蹦乱跳了起来。朱记布庄突然拿出一批超宽幅的细棉布,价格竟然和他们的标准门幅一个价,这怎么可能。要知道,虽然价格相同,但更宽的门幅在有经验的裁缝手里可以裁出更多的成衣!
整个布市都轰动了,很快被抢购一空,本想着,那只是朱老二最后的倔强,谁知道第二天,又是一批新货上柜,朱家又开始疯狂收购原棉,给的价格让那些穷泥腿子们把朱家供作了菩萨。
联盟很快就崩了,他们根本收不到原棉了,甚至很多外地的棉布采购商都开始自愿成为了朱家的原棉供应商!洪掌柜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朱家已经和众多的客商形成了生态闭环,这是他从那个特殊渠道听来的新名词,也是那个特殊渠道传出的最后讯息,一个月前,他那个埋在朱家的暗桩失踪了。他知道肯定出事了,哎,商场如战场,那可花了他很多银子和心血才埋下去的呀!
他的东家也从各种渠道打听到了些情况,汇总起来,就是朱家打造出了新型的纺机和织机,现在一个工人可以顶以往七八个人的产量,虽然现在人工并不值钱,可是熟练工人还是要吃饭的,他和东家一起算了一下,每匹布朱家的人工费用比他们低四百文,正好和原料的价格差相同。可现在,他们除了自己佃农的棉花能用这么低的价格收购,其它根本不可能有这么低的价格。关键还有那布的门幅!
他知道镇子上有商家暗中绑了朱家的女工,想造出同样的机子,可是都没有成功的。于是也有人盯上了朱家的工匠,可是朱家有了团练,而且工匠都集中到了浏河边的那个新堡寨里,根本下不了手!
后来他和那几十家大商户又一起去找了县丞,让县丞出面和朱家当家的四少爷沟通,果然有了效果,朱家开始停止了白胚布的投放量,只卖一些印染好的高价花布。看起来好像这场风波就要过去了。可是就在节骨眼,朱家出了这么大的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