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明白要考大学不是手到擒来,万无一失,不考大学岂不是亏大了。”难得时牵用了两个成语。
李大个对时牵笑道:“可惜,大明白看的都是一些旁门左道的杂书,考试的书,大明白基本一本没念,尤其是数学,你知道大明白小时候放羊的时候不能超过二十只,为什么呢?因为他只能数到十九,如果超过二十只,大明白数不清,丢了都不知道。”
白明早就习惯李大个了,懒得和他计较。但是时牵和刘大爷听李大个这么说,都被逗笑了。
“听邹馆长说,咱们的领袖毛主席,上学的时候也是算数不好的,但也没有影响他成为咱们伟大的领袖。”刘大爷安慰白明说道。
又提到了邹馆长,白明就问刘大爷:“听你这么说,刘大爷,这邹馆长也不是有什么怪脾气啊?并没有不合群啊?”
“谁说邹馆长脾气怪了,在村里不过就是个有文化的老头,威望还是有的。毕竟是个文化人,村里都敬重文化人的,说他脾气怪远离同事?是不是那个大个的表姐说的,她不了解情况,”刘大爷解释道:“邹馆长是在以前的时候被同事举报还有武斗给整怕了,差点就把命丢了,所以上班的时候才会小心谨慎,因为不知道运动啥时候再回来,不过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再搞运动是不可能了。”
“听说邹馆长还会剪纸,一个大老爷们剪什么纸?听说不过还剪得很好。”李大个好奇的问道。
“他家剪纸手艺是祖传的,邹家人都手巧,每年的窗花还有打春用葫芦,他每年都剪不少,送给村民,还有邻村的慕名前来求取的。原来以前每当附近村里老(死)了人,孝子的招魂幡还有亲友的哭丧棒,以及那些纸车马金童玉女之类的都是邹馆长亲自做的,当然现在有丧葬用品店出售了,也不用邹馆长亲自动手了。”说起邹馆长,刘大爷滔滔不绝,看来这邹馆长还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十多里的路程,在四个个人的说说笑笑中并不觉得漫长,尤其有李大个这个贫嘴的活宝,不大功夫就和刘大爷也混得很熟了,刘大爷对哥三个就像对自己的子侄一样,尤其喜欢贫嘴的李大个。等到了谷口村,天色也渐晚了太阳也快下山了,,刘大爷热情的邀请三个人自己家里吃饭,白明推脱说找邹馆长有急事就婉拒了。白明悄悄给了时牵一块钱让时牵找了时机塞到了刘大爷的兜里,算是路费和那两捆青菜的菜钱。
喜欢追魂传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追魂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