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幸存者们迅速展开应对。他们将扫雪车进行改造,使其成为了尸骸粉碎机,以此防止病毒进一步扩散。为了延缓冻融速度,他们每天消耗2吨液氮冷冻地表。然而,黑石商队却在这艰难时刻大发不义之财,高价贩卖过滤效率仅23%的防毒面具,使得许多幸存者在防护不足的情况下暴露于危险之中。
与此同时,在科研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从陈默的血液中提取出了一种规则晶体结构,经过研究发现,这种晶体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类似朊病毒的增殖方式。在磁场中,它还能呈现定向排列,就像指南针一样。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阻断丧尸的嗅觉感知,持续时效达到47分钟。
基于这些特性,幸存者们迅速将其应用于生存斗争中。制作晶体粉末手雷,能够制造出500㎡的安全区,为人们在丧尸的包围中提供了短暂的喘息机会。开发晶体注射剂,虽然可以带来短期免疫,但却会对肝功能造成损伤。然而,黑市上还是出现了晶体成瘾者,这些人在注射后出现了类似帕金森症状,让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在探索地洞时,幸存者们发现了一个1978年废弃的实验室。这里保存着完好的病毒培养设备,不过需要柴油发电机才能重启。实验日志中记载着“意识转移”的失败记录,这些实验均使用动物进行。在冷冻舱内,还存放着12具未激活的实验体。
这一发现引发了严重的伦理危机。众人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是否重启实验以获取抗病毒血清?对于未激活实验体的处理也陷入了道德困境,活体解剖虽然可能带来一线生机,但却违背了基本的道德准则。同时,黑石商队对实验数据虎视眈眈,幸存者内部因此出现了焚毁与保存两派的对立。
除了丧尸和病毒的威胁,生态链的崩塌也带来了一系列动物威胁。北极狐群的迁徙改变了捕食关系,引发尸潮南移。变异渡鸦传播脑膜炎奈瑟菌,这种病菌的致死率高达88%,给幸存者们带来了新的死亡阴影。丧尸化的鲑鱼溯游,污染了水源,人们还发现鱼鳃中含有病毒结晶,使得水资源的获取变得愈发困难。
为了抵御这些动物威胁,幸存者们进行了防御创新。在河道上架设高压电栅栏,形成水陆两用的防御体系。利用腐肉培养食肉甲虫,以此对抗鼠群。同时,训练牧羊犬识别早期感染者,准确率达到了79%,为防范病毒传播增添了一道防线。
在重重危机之下,最终提案摆在了幸存者们面前。冰川防线计划,沿冻融线建立燃烧隔离带,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丧尸和病毒的蔓延,但需消耗80%的燃料,之后还要迁移至北纬60°以上的永久冻土区,这对资源和迁徙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血清进化计划,全民注射晶体血清,虽然可以换取免疫,但代价是仅有3年的寿命,不过能保留人类文明的火种。自然选择计划,则是停止一切人为干预,回归原始部落形态,利用病毒进行人类进化筛选,这意味着放弃现有的文明成果,完全听天由命。
在这个末日世界里,每一个危机都紧密相连,每一个抉择都充满了艰难与无奈。周期性爆发的危机不再是外星控制的结果,而是苏联实验体的定期苏醒。抗寒作物也调整为北极苔原原生植物的基因改良。所谓的地心信号,实际上是冷战时期遗留的次声波通讯系统。陈默的抗体则源于祖辈参与的苏联疫苗人体实验,一切都与冷战时期的科技遗留问题紧密相关。
幸存者们在这末日的深渊中,面临着冰川隔离带建设与燃料争夺战、晶体血清大规模接种的副作用爆发、北极迁徙途中遭遇变异极地生物群以及在永久冻土区发现完整冷战生态穹顶等一系列未知的挑战。他们能否在这残酷的现实中找到生存的希望,人类文明又将何去何从,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他们只能在这无尽的危机中,勇敢地做出抉择,一步一步地探寻着生存之路。
喜欢第41周生存报告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第41周生存报告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