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真正跻身米国社会的金字塔尖,绝不可只讨好‘底层’,还得迎合所谓“上流人士”的价值观,遵守他们的游戏规则。自己之前仅仅顾及了“底层”的舆论,却忽略了像道格、奥斯丁这样的“精英阶层”的想法,这些人定然是对此嗤之以鼻的,起码不喜欢与自身无关的事情牵连到自己。
真正的权力博弈从来不在聚光灯下,而在暗处的利益平衡和人脉经营。要想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再使用这种武器就得把自己藏好了。
“孩子,别忧心忡忡的,这不是世界末日,问题并不严重。”奥斯丁见林恩默不作声出言安慰道。
“奥斯丁先生,您的忠告犹如醍醐灌顶,我深怀感激。”奥斯丁确实没的说,值得自己尊敬。
“看来你想明白了?”奥斯丁笑得很亲切。
“是的,待会儿能帮我安排一场采访吗?我得解决这个隐患。”
林恩当晚在接受《综艺》专访时补充说明道:“我反对的是家庭暴力本身,而不是针对某个具体个体。当时看到受害者的遭遇过于愤怒,现在想来应该用更成熟的方式处理。”
“LINK,你刚刚在集会上高喊'永不录用家暴人渣',现在却说'不针对具体个体',这是否意味着向资本压力妥协?”记者追问道。
“真正的勇气不在于保持绝对强硬,而在于承认认知局限。我意识到舆论审判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真正的改变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只是消灭恶龙而不去填埋滋生恶龙的沼泽,这样的正义并不完整。”林恩坦然看向镜头。
“你提到要建立'系统方案',你觉得如何确保不会沦为空洞口号?”
“这需要整个行业甚至整个社会做出改变,舒默议员的提案非常....”
结束采访,林恩心情又恢复了愉悦,自己对米国社会的了解又深入了一步。
有媒体影响力确实很方便,奥斯丁一个电话就能安排妥当帮自己修补漏洞,买家媒体很有必要呀!
“盖伊,我让你打听媒体售价的事情有结果了吗?”
“哇哦,这事你还记着呢?”
“废话,我又没买到!”
“好吧,先说电视台,即使是地方性的电视台也非常贵,6月份美国广播公司(ABC)刚刚以6500万美元收购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WFTV-TV?(VHF频道9),这个台大概覆盖150W用户。全国性的你就更不要想了...”盖伊确实做过调查,数据记得很清楚。
“奥兰多?这种小地方电视台怎么就值$6500W了!那杂志呢?”
“杂志更贵,4月份梅瑞迪斯集团斥资$1.2亿美元收购《Southern Living》...”
“南方生活?这本是什么杂志?我怎么没听过...”
“它们的竞品是《居家与园艺》,发行量大概是200万份。”
“园艺杂志都卖这么贵?这是疯了!!报纸总便宜点吧?”
“甘尼特集团5月份收购《纳什维尔旗帜报》,发行量大概12W份,你猜猜花了多少钱?”
这报纸林恩听都没听过,他只知道《纳什维尔之声》....
“500W?”这数字林恩是根据电视台覆盖150W价格6500W估算出来的。
“哈哈,差远了,这个数字是$1.1亿美元...”盖伊大笑。
“这价格完全不合理吧!纳什维尔这么个小地方为什么报纸会这么贵?”林恩被这数字吓到了。
“新闻上说甘尼特集团以‘全国性地方报业集团’为目标,86年已收购《今日美国》,他们需在田纳西州建立据点。大型传媒集团正在大肆并购,这是市场趋势,所以无论什么媒体现在溢价都很高...你就别想了,买不起的。”
“纽约本地的媒体价格怎么样?”林恩犹不死心。
“你觉得呢?”盖伊反问一句。
“说说吧....就当让我死心也好...”林恩心里一凉,喃喃说道。
“《纽约客》杂志85年售价$1.42亿美元、《纽约每日新闻》报纸89年交易价$1.45亿美元、VHF电视台超$2亿美元,而且买不到。《纽约时报》?估值25亿-30亿美元....还要我再说吗?”盖伊笑眯眯的。
“啊!!!好贵!那我还是买份小报好了....”
“小报也不便宜!你最近看得很开心的《纽约邮报》88年被新闻集团以$3770万美元卖给房地产商彼得卡利科。”
“Shit,他们直升机都开的起还算小报?而且名字这么高级!”
“他们本来就是小报定位,以娱乐、八卦内容为主,近年将零售价从50美分降至25美分,档次又低了不少,听说现在每天亏损严重。”
“哎,我好穷啊...你再帮我打听打听,我还挺喜欢这家报纸的...亏得厉害说不定很便宜呢?”
喜欢纽约1990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纽约1990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