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纽约时报》刊登民权组织募资广告《关注他们的呐喊》,批评美国南方种族隔离政策,其中提到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警方镇压民权运动的行为。广告部分细节失实(如提及马丁·路德·金被逮捕7次,实际为4次;警方未“包围”校园等)
蒙哥马利市公共事务专员L.B.沙利文?以诽谤罪起诉《纽约时报》,声称广告损害其名誉,阿拉巴马州法院判决《纽约时报》赔偿沙利文50万美元。
此案引起法律界人士的广泛讨论:州法院的诽谤判决是否违反了宪法第一修正案对言论和新闻自由的保护?政府官员能否因媒体报道中的事实性错误获得高额赔偿,从而压制对公权力的批评?
《纽约时报》不服州法院的判决,层层上诉至米国最高法院,1964年,大法官威廉布伦南主笔的9-0一致裁决中,裁定阿拉巴马州法院的判决违宪,《纽约时报》无需赔偿。虽然媒体这次赢了,但是这次裁决确立了实际恶意原则(Actual Malice)?:政府官员或者公众人物提起诽谤诉讼时,必须证明被告明知陈述虚假或全然不顾事实真伪?。原告需承担证明“实际恶意”的举证责任。
华纳的提告思路正是基于此案,查理辛和《花花公子》拿不出任何证据,所有言论均是基于看到剧本后做出的猜测,这是一次信息并不平等的较量。完全可以证明‘明知陈述虚假’且‘全然不顾事实真伪’,存在实际恶意。只要林恩拿出体检报告加上NYPD、DEA(缉毒局)提供的无犯罪记录背书,这次他们绝对逃不掉。
听完华纳法务团队的分析,林恩乐不可支,叫你们瞎说!以为查理辛这个资深人渣的判断八九不离十是吧?嘿嘿,我还真的就是个乖乖仔,没想到吧?
“他还公开讨论剧本中‘性虐道具细节’和‘LINK的性取向’这属于侵犯隐私权。我会起诉查理辛和他的“纽约演员朋友”违反保密协议,我计划索赔500W....”诽谤的案子是华纳法务的工作,这些剧组和自己隐私相关的诉讼计划由谢尔登提出。这老头最近从自己身上赚了不少,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这些你们搞定就行,我现在更关心我的剧本是从哪个环节泄露的!”林恩拍拍手制止了律师们的发言。
“那我们就先回总部准备起诉文书了,告辞。”华纳的法务非常忙,没工夫陪歌星抓内鬼。
公关人员给林恩说完他们的计划也匆匆离开。华纳马上就会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澄清不实指控,林恩等下还有安排就不去参加发布会了。
他们的后续公关计划大致是邀请缉毒局(DEA)退休探员分析剧本,证明对毒品术语的描述完全基于公开案件记录,与个人经历无关;?安排性学专家发表声明:‘性虐道具描写符合60年代地下亚文化研究,与性取向无必然联系。’;媒体上也会继续投放大量通稿,为自己即将发行的新单曲《Shape of You》预热,顺便宣传电影和反驳查理辛的指控;
“昆汀,你有什么思路?”林恩首先问向和自己一起写出剧本的导演。
“我们非常小心,实在想不到会有哪个环节出问题,剧组所有人的成败都在这部电影上,我不觉得会有人当‘内鬼’泄露剧本。”昆汀摇摇头。
“除了剧组的人还会有谁?总不可能是我吧?有人要主动承认么?没有?那我就联系NYPD的沃德局长了,他昨晚刚邀请我参加活动...”林恩拿起电话,观察着手下们的反应,但是所有人目光都很坦然。
虽然律师和罗比都分析查理辛的“演员朋友”多半不存在,但是剧本绝对是从剧组里泄露出去的没错,在自己老家纽约都发生这种事绝不能忍!林恩打算利用上层关系给剧组这些人施压。
“早上好,沃德局长....是的,我今天会过来参加活动......您说的没错,越是这种时刻我们越需要展现人性的光辉....事实上我有个案子要跟你请教...不不不,不是恶性案件...是我电影剧组的事情,有人泄露了剧本...哈哈,非常感谢您的关照,我会恭候的..”
挂掉电话,林恩再次看向自己的手下们:“你们也听到了,局长先生会安排商业犯罪科(Commercial Crimes Division)的精兵强将来展开调查。现在我还来得及叫停....”众人依旧正襟危坐,完全没有心虚的迹象。
其实林恩也是在虚张声势,自己和局长先生不过刚刚认识,他也只是答应给商业犯罪科打个电话而已,鬼知道会来什么人。
“LINK,如果要如约参加NYPD的活动那我就得出发了...”盖伊说道。
算了,找内奸这种事不是自己一个人能搞定的,还是等沃德派来的人处理吧...MD等我抓到人,非得...
“罗比,NYPD的事情我就交给你了,我还有其他事情要处理...”林恩起身时对着罗比做了个口型‘妮可...’,老头拍拍胸脯示意收到。
喜欢纽约1990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纽约1990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