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洛桑火车站下车,书瑶带我们坐上一辆小巴士,穿过整洁的街道和古老的建筑,来到城郊的一栋三层小楼前。
"这是实验室给我安排的公寓,"她领我们上楼,"虽然小,但很舒服。"
推开门,一股家的气息扑面而来——书瑶显然提前精心布置过。茶几上摆着我们在武汉家里的全家福,冰箱上贴着欢林的涂鸦,甚至沙发上还放着我在家经常穿的那件旧毛衣。
"你把家搬来了?"我惊讶地问。
她笑着摇头:"只带了最重要的部分。"
欢林立刻发现了书瑶说的"惊喜"——一个精致的铜制小牛铃,挂在阳台门上,微风拂过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这是正宗的瑞士牛铃,"书瑶把它取下来递给欢林,"牧民们用它来..."
"找牛!"欢林抢答,兴奋地摇晃着铃铛,"像这样,叮叮当,牛就知道回家了!"
看着儿子欢快的模样,我和书瑶相视一笑。这两个月的分离似乎没有在他们之间留下任何隔阂。
晚餐是书瑶准备的简易火锅——她特意从亚超买了底料和食材。"虽然不正宗,"她不好意思地说,"但总比没有强。"
"已经很好了,"我夹起一片牛肉放进锅里,"比我在家天天吃泡面强。"
"你又吃泡面?"书瑶皱眉,"不是说好要好好吃饭吗?"
"一个人懒得做嘛。"
她叹了口气,从厨房端出一盘青菜:"至少把蔬菜吃完。"
欢林早就饿坏了,狼吞虎咽地吃着书瑶给他单独煮的清汤面。吃到一半,他突然抬头问:"妈妈,明天你要上班吗?"
书瑶的表情瞬间变得内疚:"明天上午有个重要的实验数据要处理..."
"没关系,"我赶紧说,"我带欢林去城里转转,等你下班我们再一起玩。"
欢林的小脸垮了下来,但很快又强打精神:"那妈妈要早点回来!"
"我保证,"书瑶亲了亲他的额头,"下午三点一定回家。"
晚上,哄睡欢林后,我和书瑶终于有了独处的时间。阳台上,我们并肩站着,望着远处日内瓦湖上的月光。
"累吗?"她轻声问。
"还好,"我伸手搂住她的肩膀,"欢林其实很乖,就是太想你了。"
她靠在我肩上:"我也好想你们。每天晚上视频结束,看着黑掉的屏幕,都觉得房间特别空。"
我吻了吻她的发顶:"现在我们都来了,你可以专心工作,不用担心。"
"实验室那边..."她犹豫了一下,"可能比预期的要忙。这个项目有了突破性进展。"
"什么突破?"
她的眼睛在月光下闪闪发亮:"还记得我研究的靶向给药系统吗?我们在小鼠实验中取得了95%的肿瘤抑制率,而且几乎没有副作用!"
"太棒了!"我由衷地为她高兴,"这岂不是..."
"意味着可能治愈某些癌症,"她点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瑞士这边提供了最先进的纳米载体技术,让我们的设想成为可能。"
我紧紧抱住她:"我为你骄傲。"
她在我怀里放松下来:"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论文、专利申请、临床试验申请...接下来几个月会非常忙。"
"我们就是来支持你的,"我轻声说,"不用担心家里的事。"
书瑶抬头看我,月光下她的眼角有泪光闪烁:"谢谢你,欢喜。没有你和欢林,我走不到今天。"
第二天一早,书瑶匆匆吃完早餐就赶往实验室。我和欢林按照计划探索洛桑。第一站是奥林匹克博物馆——欢林最近迷上了各种运动。
"爸爸,那是什么?"他指着入口处的火炬雕塑。
"奥运火炬,"我蹲下来解释,"运动员们用它传递火焰,象征和平与友谊。"
博物馆里,欢林对各种互动展品兴奋不已,尤其是可以模拟滑雪和赛跑的游戏。看着他欢快的身影,我忍不住拍下视频发给书瑶:"你的小运动员玩疯了。"
中午,我们在湖边餐厅吃饭。欢林对菜单上的奶酪火锅产生了浓厚兴趣。
"和妈妈做的不一样,"他观察着邻桌的餐点,"他们用叉子叉面包蘸!"
"要试试吗?"我问。
他用力点头。当冒着热气的奶酪锅端上桌时,欢林学着大人的样子用长叉叉起面包块,小心翼翼地蘸入融化的奶酪中。
"好吃吗?"我问。
他皱着小脸把面包吐出来:"臭臭的!"
我大笑,赶紧给他点了份儿童餐。午饭后,欢林开始犯困,趴在我肩上迷迷糊糊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我看了看表:"还有两个小时。我们先回公寓睡个午觉好吗?"
他点点头,很快就在我怀里睡着了。我慢慢走回公寓,轻轻把他放在床上,然后开始整理行李。
下午三点整,门铃响了。欢林像装了弹簧一样从床上弹起来:"妈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