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的眼泪渐渐止住:"可是...需要很多准备吧?"
"准备啥?"我掏出手机,"现在就录第一条!"
我让司机停在黄浦江边,拉着凛来到观景平台。夕阳西下,外滩的灯光刚刚亮起,美得不像话。
"来,"我打开摄像头,"用日语向你的日本粉丝介绍外滩!"
凛犹豫了一下,随即挺直腰板,用流利的日语开始讲解。她指着对岸的陆家嘴,介绍上海的历史与现代交融,偶尔插入几句中文解释,活脱脱一个文化大使。
"完美!"我结束录制,"回去稍微剪辑一下就能发!"
回家的路上,凛恢复了精神,滔滔不绝地讨论内容规划:"可以做中日文化对比系列!比如两国的早餐差异、礼仪区别..."
看着她闪闪发亮的眼睛,我知道这个决定做对了。与其在别人的规则下委曲求全,不如创造自己的舞台。
当晚,我们熬夜剪辑视频。我负责加字幕和特效,凛写文案。凌晨三点,首条视频《日本偶像眼中的上海》正式发布在B站、抖音和小红书。
"会有人看吗?"凛紧张地盯着刚过100的播放量。
"急啥,"我打了个哈欠,"让子弹飞一会儿。"
第二天中午,我被凛的尖叫声惊醒。
"欢喜!破万了!"她举着手机冲进卧室,"评论区好多日语留言!"
我揉揉眼睛看数据——播放量1.2万,还在快速增长。评论区中日文混杂,有日本粉丝表达惊喜,也有中国观众欢迎凛来华发展。
"看这个!"凛指着一条日文评论,"'凛酱的中文好厉害!我也想去上海!'——这是我在日本的后援会会长!"
接下来的几天,数据持续飙升。某日语学习公众号转发后,播放量直接突破50万。我们趁热打铁,连续发布了《中日便利店大比拼》《上海vs东京地铁体验》等视频,每期都有新增长。
一周后的早晨,我的手机突然被来电轰炸。
"欢喜先生吗?"一个陌生女声说,"我们是中日友好协会,想邀请星野小姐参加下个月的文化交流论坛..."
刚挂断,又一个电话进来:"您好,我们是XX日语培训机构,想谈广告合作..."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凛——我们的小破账号,居然真的火了!
"第一个商务合作!"我兴奋地抱起凛转圈,"开价多少合适?"
"别急,"凛笑着按住我,"先筛选符合我们调性的..."
正闹着,我的手机又响了。来电显示:老妈。
"操..."我手一抖,手机掉在沙发上。
"怎么了?"凛疑惑地问。
"我妈..."我咽了口唾沫,"她不知道你住我这..."
准确地说,我妈不知道我交了个日本女友。作为传统上海阿姨,她对"外国人"有着天然的警惕,更别说还是个"抛头露面的女明星"。
"接啊,"凛天真地说,"正好介绍我?"
我硬着头皮按下接听键:"喂,妈..."
"欢喜!"老妈的大嗓门透过扬声器炸开,"我刚在广场舞姐妹群里看到你视频了!那个日本小姑娘怎么回事?"
我和凛面面相觑——广场舞群?我们的视频已经渗透到中老年群体了?
"呃...那是我女朋友..."我弱弱地说。
"女朋友?!"老妈声音提高八度,"谈多久了?住一起了?你怎么不早说!"
"正准备告诉您..."
"少来!"老妈打断我,"我现在就过去!"
电话挂断,房间里死一般寂静。
"欢喜..."凛小心翼翼地问,"你妈妈...不喜欢日本人?"
"不是..."我抓抓头,"她就是...比较传统。"
凛咬了咬嘴唇,突然站起来:"我去换件得体的衣服!"
半小时后,门铃响了。我深吸一口气开门,老妈拎着大包小包站在门口,目光如探照灯般扫视我全身。
"瘦了!"她第一句话就定下基调,"是不是天天吃外卖?"
"没,凛会做饭..."我侧身让她进来。
老妈的目光立刻锁定站在客厅的凛。今天的凛穿着素雅的米色连衣裙,头发规矩地扎成马尾,像个乖巧的大学生。
"阿姨好,"她用标准的中文说,"我是星野凛。"
老妈上下打量她,表情莫测。空气仿佛凝固了。
突然,老妈把手里的袋子递给凛:"带了些菜,中午你做。"
我和凛都愣住了。
"我...我做?"凛指着自己。
"嗯,"老妈径自走向沙发,"看看你厨艺怎么样。"
这是上海婆婆对新媳妇的考验吗?我额头开始冒汗。凛虽然会做饭,但都是简单日料,老妈可是出了名的挑剔。
凛却出奇地镇定:"好的阿姨,请稍等。"
她拎着袋子进了厨房,还关上了门。老妈这才转向我:"长得倒挺端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