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临门
"二爷!二爷快醒醒!"
贾琏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听见平儿在耳边急声呼唤。他一个激灵坐起身来,只见平儿站在床前,手里端着烛台,脸上又是欢喜又是焦急。
"怎么了这是?"贾琏揉着眼睛问道。
"奶奶发动了!"平儿声音都在发抖,"方才突然说肚子疼,这会儿已经见红了!"
贾琏一听这话,顿时睡意全无,连外衣都顾不上穿,光着脚就往外跑。刚跑到院子里,就被冷风激得打了个喷嚏。这才发现自己只穿着中衣,连忙又折回去胡乱套了件袍子。
产房那边已经亮如白昼,几个婆子端着铜盆进进出出。贾琏刚要往里闯,就被周瑞家的拦住了:"二爷别急,产房不干净,男人不能进的。"
"凤丫头怎么样了?"贾琏急得直跺脚。
正说着,里头传来王熙凤一声惨叫:"哎哟我的娘啊!疼死我了!"
贾琏听得心都揪起来了,在廊下来回转圈,活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老太太身边的鸳鸯匆匆赶来:"老太太听说奶奶发动了,特意让把库房里那支百年老参送来,说是关键时刻能救命。"
正说着,产房里又传来凤姐儿的声音:"平儿!去把我给孩儿做的小衣裳拿来!就是绣着松鹤延年那件!"
贾琏听见凤姐儿还能这样中气十足地说话,心里稍微踏实了些。他拉住一个端水出来的婆子问:"还要多久?"
"二爷别急,"婆子擦了把汗,"头胎都慢,我瞧着奶奶身子骨好,应该不会太久。"
新生命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贾琏已经在外头站得腿都麻了。突然,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从产房里传出来,惊得树上的麻雀都扑棱棱飞走了。
"生了生了!"几个小丫头欢天喜地地跑出来报喜。
刘稳婆抱着个大红襁褓走出来,满脸堆笑:"恭喜二爷,贺喜二爷,是个白白胖胖的哥儿!七斤八两,母子平安!"
贾琏手忙脚乱地接过孩子,差点把襁褓给摔了,吓得刘稳婆赶紧扶住。他低头一看,小家伙脸蛋红扑扑的,眉心还有颗小红痣,正张着小嘴哇哇大哭,那嗓门大得能把房顶掀了。
"这小子,中气真足!"贾琏乐得合不拢嘴,"像他娘!"
平儿从产房里出来,眼睛红红的:"二爷,奶奶让您进去呢。"
贾琏抱着孩子轻手轻脚走进产房,只见凤姐儿靠在床头,虽然脸色苍白,但精神还好。见他进来,凤姐儿虚弱地笑了笑:"给我看看孩子。"
贾琏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放在凤姐儿怀里:"你看,这小子多像你,特别是这双眼睛。"
凤姐儿低头看着怀里的婴儿,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总算没白受这罪。"说着就要解衣喂奶。
贾琏连忙拦住:"你刚生完,先歇着,让奶娘喂吧。"
凤姐儿却执意要自己喂:"我自己的孩子,我要第一个喂他。"
小家伙闻到奶香,立刻就不哭了,小嘴一拱一拱地找奶吃。贾琏看着这一幕,心里又酸又甜,眼眶都湿了。
庆新生
洗三这天,荣国府热闹得像过年一样。一大早,各房的太太奶奶们就都来了,连平日里深居简出的李纨都带着贾兰过来道喜。
贾母亲自抱着重孙子,笑得见牙不见眼:"哎呦,我的小心肝儿,长得可真俊!这眉眼,活脱脱就是琏儿小时候的模样!"
王夫人在旁边凑趣:"可不是,这鼻子嘴巴像凤丫头,眼睛却像极了琏儿。"
贾赦难得露出笑脸,伸手逗弄孙子:"这小子,手指头真有劲儿,将来准是个练武的好材料!"
贾政也笑着说:"大哥说得是,咱们贾家的孩子,文韬武略都要会些才好。"
贾琏趁机说道:"父亲,儿子想给孩子取名'茂',取'枝繁叶茂'之意,盼他能让咱们贾家更加兴旺。"
贾母连连点头:"好名字!好兆头!"
正说着,宝玉和黛玉结伴而来。宝玉手里拿着个精致的金锁:"这是我特意去法华寺求来的,保佑小侄儿平安长大。"
黛玉则捧着一套小衣裳:"料子是用去年的软烟罗改的,最是透气舒服。"
贾琏一一谢过,忽然发现小家伙在黛玉靠近时竟止住了啼哭,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直瞅她。
"这孩子倒和林妹妹投缘。"斜倚在软榻上的王熙凤笑道。她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已经好多了。
黛玉红着脸轻轻摸了摸婴儿的小手:"小侄子真可爱。"
宝玉凑过来看:"咦,他眉心这颗红痣真特别,像画上的善财童子。"
众人说笑间,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原来是薛姨妈带着宝钗来了,后面跟着的婆子们抬着好几个大箱子。
"听说哥儿洗三,我们备了些薄礼。"薛姨妈笑着说,"这是江南来的上等细棉布,最是柔软,给孩子做贴身衣裳最好不过。"
宝钗从丫鬟手里接过一个锦盒:"这是我亲手绣的虎头帽和虎头鞋,保佑哥儿虎头虎脑,健健康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