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洲府城内
一家家店铺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街口那家布庄,朱红的木门半掩着,门上的铜环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清脆声响。店内,色彩斑斓的锦缎和棉布整齐地堆叠着,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上面,折射出迷人的光泽。伙计正满脸笑容地向一位夫人介绍着新到的绸缎,那夫人轻抚着布料,眼中满是喜爱。
不远处是一家酒馆,青色的酒旗在风中飘扬,“烧刀子”三个字格外醒目。酒馆里,木质的桌椅摆放得井然有序,几个大汉围坐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屋内。掌柜站在柜台后,一边熟练地算账,一边招呼着客人。
街角的一家药铺弥漫着淡淡的药香。药架上摆满了一个个小抽屉,上面标着各种草药的名字。老郎中坐在桌前,认真地为一位病人号脉,旁边的学徒则忙碌地抓着药,将草药仔细地包好。
再往前走,是一家首饰店。橱窗里陈列着精美的金银首饰,珍珠、玉石在灯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一位年轻的姑娘正羞涩地挑选着发簪,身旁的丫鬟在一旁出着主意。
还有几家书铺卖着各种书籍。店铺不算宽敞,但四壁皆被高大的书架占据,层层叠叠摆满了古籍书卷。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泛黄的书页上,形成一片片斑驳光影。书架上的书种类繁多,有诸子百家的经典着作,书页边缘微微卷起,似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思想碰撞;也有诗词歌赋的精美集册,纸张虽已脆弱,却仍能让人感受到古人的才情与浪漫。
书铺中央,一位老者正坐在桌前,戴着老花镜,仔细地修补着一本旧书。他的手指灵活而沉稳,一针一线,仿佛在缝合历史的裂痕。偶尔有顾客进来,老者便会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热情招呼。他对每一本书的来历和内容都了如指掌,能根据顾客的需求精准推荐。
有个年轻书生,身着蓝衫,在书架间徘徊许久,眼神中满是渴望。他在一本线装诗集前停下,轻轻拿起,小心翼翼地翻开,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老者微笑着走上前,与他交流诗词见解,两人相谈甚欢。
窗外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喧嚣,而这书铺内,却仿佛是一方宁静的天地,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时光也变得缓慢而悠长
“一大碗馄饨。”客人话音未落,便将一块碎银子“啪”地一声拍在老板面前的桌上,然后动作娴熟地在一张空桌前坐下,顺手拿起桌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一碗冷茶,仰头便“吨吨吨”地灌了下去。
南洲的气候四季如春,即使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天气依然有些炎热。老板站在热气腾腾的馄饨锅前,额头上早已挂满了汗珠,他随手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一把,高声应道:“好嘞,稍等一会儿哈,马上就好!”
江婉芸坐在小摊的一角,满心欢喜地等待着她心心念念好久没吃过的酸辣馄饨。她的目光却没有停留在馄饨上,而是像个好奇的孩子一样,眼珠子滴溜溜地四处张望着。
实在是没办法不看啊,这里的一切都太像她那回不去的故乡了。脚下是灰色的水泥地,四周的墙壁也是灰色的水泥墙,就连来来往往的人们,身上穿的都是同样款式的工作服。
江婉芸的邻座坐着一个男人,看他的样子,应该是附近水泥厂的工人。那男人似乎看到了什么熟悉的人,转过头来,咧嘴一笑,热情地打招呼道:“哎,你也来吃馄饨啊!”
一个大汉走了过来点了点头,算是回应然后坐在男人旁边。
那男人见状,哈哈一笑,接着说道:“哈哈,这里的馄饨可好吃啦!反正咱现在有钱了,也不在乎这点小钱了。”说着,他还豪爽地给自己叫了一大碗馄饨,然后又让老板给他打包一份。
“我也给我老娘带一份回去,这馄饨味道真不错,不愧是从泽王府职业学院出来的呢!”男人一边说,一边满意地咂咂嘴。
“可不就是,泽王府出来的哪个不好。我们家今天田地收益就不错。”另一个接着话说。
江婉芸听到“泽王府”三个字,心中一紧,竖起了耳朵。这里是泽王的封地,所以那个真正的穿越者是泽王吗?
“泽王府职业学院都教些啥啊,出来的人干啥都行。”大汉好奇地问道。
男人得意地说:“那可多了,农桑、厨艺、建筑啥都有。咱这馄饨摊老板就是学厨艺的,种田地的门道也是学院里传出来的。”
江婉芸忍不住插了句嘴:“这泽王府职业学院这么厉害,那王爷肯定也很有本事吧?”
男人看了她一眼,点头道:“那是自然,泽王爷心怀百姓,创办这学院就是为了让大家都有谋生的本事。”
这时,老板端着热气腾腾的馄饨过来,笑着说:“姑娘,你的酸辣馄饨。这馄饨啊,料足味美,你尝尝。”
江婉芸尝了一口,味道果然绝佳,心中越发确定泽王才是那个穿越者。
吃完馄饨,江婉芸回了客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