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大地,这片承载着数千年灿烂文明的广袤疆土,自鸿蒙初辟,便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在岁月的长河中,“分合”二字,宛如一双无形却有力的巨手,深刻地塑造着华夏的命运轨迹。
回顾华夏历史,分分合合贯穿始终。每一次分裂,都伴随着战争、动荡与苦难,百姓流离失所,经济文化遭受重创;而每一次统一,都为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九三八年四月五日
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晨曦微露,静谧的天空突然被一阵低沉而磅礴的轰鸣声打破。抬眼望去,只见遥远的天际,密密麻麻的黑点如潮水般涌来,逐渐清晰——那是一支由一千三百多架战斗机组成的庞大机群,正以令人震撼的阵形划破长空。
烈日高悬,炙烤着蓝军驻扎的阵地,空气里弥漫着燥热与不安。一名蓝军士兵正百无聊赖地守着岗,下意识地抬头望了眼天空,这一望,他的瞳孔瞬间急剧收缩,脸上的神情瞬间凝固,仿佛被施了定身咒一般。
起初,天边只是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可眨眼间,黑点越来越多,迅速朝着他们的方向逼近。轰鸣声由远及近,逐渐汇聚成震耳欲聋的巨响,好似万钧雷霆在耳边炸响。士兵这才看清,那竟是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机群,粗略估算,起码有上千架战斗机。
机群整齐而威严地排列着,如同一大片遮天蔽日的钢铁乌云,向着蓝军压顶而来。机身反射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刺眼,机翼下挂载的导弹和炸弹,在士兵眼中就像随时会落下的死神镰刀。他的双腿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手中的枪也仿佛变得千斤重,差点滑落。
“快,快看天上!”士兵惊恐地大喊,声音因为恐惧而变得尖锐、颤抖。周围的蓝军士兵纷纷闻声抬头,一时间,整个阵地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紧接着,便是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和慌乱的脚步声。
有的士兵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嘴唇不停哆嗦,连话都说不利索;有的则慌不择路,四处寻找掩体,想要躲避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还有的呆立原地,眼神空洞,被这强大的威慑力吓得不知所措。
曾经他们在战场上也算骁勇,可面对如此铺天盖地的空中力量,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恐惧,如同汹涌的潮水,将他们彻底淹没,每个人心中都只剩下一个念头:这场战斗,或许从一开始就已注定结局 。
四周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蓝军士兵们目光紧紧锁定天空,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几乎要冲破胸膛。他们望着遮天蔽日、呼啸而来的战斗机群,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以往战争中,炸弹从天而降,火光冲天、血肉横飞的惨烈场景,恐惧如汹涌的潮水将他们彻底吞没。
然而,就在众人已经绝望地准备迎接死亡时,情况却陡然生变。机群轰鸣着从头顶飞过,巨大的气流刮过地面,吹起一片尘土。
奇怪的是,预想中密集的航空炸弹并未如雨点般落下。飞机一架接着一架掠过,除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一切都显得异常平静。
蓝军士兵们呆立原地,脸上还残留着未散尽的惊恐,一时间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满是疑惑与劫后余生的庆幸。直到机群渐渐远去,轰鸣声也越来越微弱,士兵们紧绷的神经才终于缓缓放松下来。
这一趟,像是从鬼门关惊险地绕了一圈。有的士兵双腿一软,直接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有的双手捂住脸,身体止不住地颤抖,泪水从指缝间悄然滑落;还有的则呆呆地望着天空,久久回不过神来。
“你们听见什么了吗?”一名蓝军士兵猛地直起身子,耳朵高高竖起,神色间满是警惕与狐疑。他眯起眼睛,在空旷寂寥的四周来回扫视,干裂的嘴唇微微颤抖着,粗糙的双手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枪,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起初,那声音细微得如同蚊虫振翅,若有若无,可很快,这声响越来越清晰,逐渐汇聚成沉闷的轰鸣,仿佛是从大地深处传来的滚滚闷雷,令他脚下的土地都微微震颤。
坦克庞大的身躯在日光下反射出冰冷的金属光泽,每一辆都像是一座移动的堡垒。它们整齐地排列着,履带与地面摩擦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响,交织成一曲震撼人心的战争交响曲。这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仿佛连大地都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微微颤抖。
打头阵的坦克威风凛凛,炮塔上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像是一面指引方向的旗帜,引领着整个坦克集群一往无前。后面的坦克紧紧相随,车身之间保持着精确的距离,钢铁履带碾碎了杂草与碎石,在大地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辙印,犹如巨人走过留下的脚印。
随着坦克群的逼近,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柴油味和尘土气息。滚滚烟尘从履带下升腾而起,将坦克群笼罩其中,使得它们看起来更加神秘而威严。偶尔有几只飞鸟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惊起,扑腾着翅膀仓皇逃离,衬托出坦克前进的气势之磅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