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林晓智抬头,真挚的看着她:“常妈妈是母亲身边的人吗?”
常妈妈闻言噤声,随即想到大夫人的吩咐,又看着头上还包着纱布的小人儿用他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自己,声音便柔和了下来,点了点头:“奴婢原本是大夫人的陪嫁丫头,哥儿出生后,被大夫人指来照顾哥儿的。哥儿刚刚醒没几日,听大夫说您有些事不记得了,有奴婢帮得上的哥儿尽管问。”
哦吼,林晓智心头一喜,脸上带着笑容,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心里却想着如何盘问才不让她起疑心,于是小心斟酌道:“请妈妈知道什么就说出来吧。我就当听个故事,也许就想起什么了。”
这顿饭就在常妈妈的背景说明声下结束了。
一顿午饭后,林同学气血上涌开始发困。于是忍不住又睡了午觉,起来才开始盘旋脑内的信息。
那个常嬷嬷把自己当小孩,讲的不多。但还是知道了一些事。
自己所在的贺府是几房不分家一起住的,贺老太爷,也就是祖父,原本是礼部的主客清吏司正六品主事,娶了家世门当户对的祖母,祖父母一共生有五个孩子,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其中自己的父亲是姨娘生的。
其中三个女儿都出嫁了,贺府里有大房,二房和三房。自己的父亲就是大房,排行老四,因上面三个都是姐姐,男女分开行第,所以府里大家都叫他大爷,二房三房是父亲的弟弟,大家叫二爷三爷的。
大房子女不多,只有自己这一个孩子是大夫人所生,二房子女最多,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是二夫人所生,又有一个庶子,两个庶女。三房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是三夫人所出。
到了自己这一辈,小辈名字里排“景”字辈,男孩名字从景从日,女孩名字从景从女。
自己在府中的辈分排第三,叫贺景春,大家叫自己三少爷。自己头上的大哥和二哥,分别是二房的两个哥儿:贺景时和贺景旭,排行老四的是二房的庶子贺景昌,同辈最小的老五是三房的哥儿贺景明。
景春眼睛一挑,不愧是古人取的名,既有文化底蕴又合着血脉关系。
其中二房和三房都是在京中做官的,三爷是吏部考功清吏司的从五品员外郎,二爷是大理寺从六品寺副。贺二爷和贺三爷都是中了榜,有了差事以后贺老太爷才敢给他们说亲,因此两个婶婶的家世虽不是什么百年高门望族,却也是祖上五代都从官的清白世家女子。
这家世,好像挺普通的,景春知道,古代的书香门第世家大族都是百年底蕴传承,比如人脉门生土地财富等等,再不济就是职位高,或五代以上一路做官的,而自己家世祖上是白丁,无甚累积,还是在祖父那代开始千辛万苦从众多寒门子弟里考取功名,在没有人脉的圈子里,靠自己一步一步爬上六品礼部主事直至光荣致仕已经很厉害了,而两个叔父也是在贺府根基薄弱的情况下拼到从五品和从六品。虽底蕴上在京城那些世家大族里排不上号,但也值得佩服。
自己的父亲呢?
林晓智,不,是贺同学无奈的闭上眼,脑海里还是当他问起自己父亲的时候,常妈妈一脸古怪的模样,讪讪的笑着答不出来,再问只说他不似二爷三爷能干,只能依靠他俩的关系在工部挂一个不入流微末的副使,平时没事就外出做点生意。
常妈妈看他是个小孩没说多少,但他还是从零碎的信息和常妈妈的眼神猜了个大概,心里面暗自揣测,若是生意好好做踏实做也就罢了,干嘛支支吾吾的。
很好,开局的牌虽不上好,但总比当乞丐好,感恩,阿门!贺景春只得知这些信息,剩下的信息就得自己慢慢打听了。
古代的生存手册,启动!
从贺景春醒来到今天已经半个月了,在这半个月里,他把这个院子里的情形摸得七七八八。
大夫人和自己住的院子叫紫云院,院子是两进两出的,不算大,从自己住的西厢房转弯处就看得到稍远处的二道门,抄手游廊各处稀稀疏疏随意的摆放了几盆没修剪过的盆栽,走廊上面挂了遮风的席子。
院子里也没池塘,只种植了一些桂花树,正值深秋,地上铺上了一层薄薄的桂花雨,香味时不时的飘出来,整个院子布置得虽然明眼看的出有点草率萧条,粗枝大叶的,但也算过得去,林同学决定哪天有机会就来整理整理。
他看得出来,大夫人特别宝贝这个独子,行事比较利索,有时候虽脾气急了些,但在吃穿用度上对待自己的崽没话说,总是亲自下厨做饭,煎药给自己,自己身子不好,她还日日找黄大夫寻了各式药膳菜式。
景春看得出来,虽小辈待遇在贺府里有规矩限制,但她也是在不破坏规矩上尽量用得好的,院子里下人不多,但对自己也是客气恭敬,特别是大夫人身边的陪嫁和贴身丫头嬷嬷们。除了偶尔会在房间里能听到大夫人向她贴身的陈妈妈抱怨贺大爷——贺景春的父亲之外,其他一切都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