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若菡吃力地下了车,定了定神后开始整理自己略显凌乱的衣裳。她深深地吸了几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宫殿。
一见到叶若菡那狼狈不堪的模样,皇后的眼中迅速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喜色,但嘴上却故作惊讶地说道:“哎呀呀,瞧瞧这可怜的孩子!怎会弄得这般凄惨模样?”
叶若菡闻言,当即双膝跪地,声音颤抖地回答道:“回娘娘的话,王爷在边境遭遇刺客袭击,至今生死未卜。臣女实在是痛心疾首、六神无主,思来想去唯有前往城外的尼姑寺,每日虔诚吃斋念佛,祈求上苍保佑王爷平安无事。”说完这番话,几颗晶莹的泪珠顺着她的眼角滚落而下,宛如清晨荷叶上的露珠般惹人怜爱。然而,即便此刻已是伤心欲绝,叶若菡也并未像寻常女子那般放声痛哭、呼天抢地,反倒显得格外楚楚动人、我见犹怜。
皇后见状,脸上一副犹豫不决的神情。经过片刻思量之后,她终于缓缓地点头应允道:“也罢,既然你心意已决,本宫便成全了你这份深情厚意。去吧,但愿佛祖能听到你的祷告,庇佑云儿早日康复归来。”
待到叶若菡缓缓走出宫门后,皇后身旁一直侍奉着的嬷嬷不禁面露疑惑之色,轻声向皇后询问道:“娘娘,恕老奴愚钝,实在猜不透这叶家二小姐此番前来究竟所为何意啊?”
皇后闻言,轻轻叹息一声,那声叹息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无奈与感慨。只见她微微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怜悯地说道:“唉,罢了罢了,这叶家二小姐也不过是个可怜之人。本已眼看着就要嫁入皇室,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尽享荣华富贵。可谁曾想如今却是这般局面,一切都成了泡影,可谓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呐!”
听到皇后这番话,嬷嬷似乎仍有些不解,她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地追问道:“娘娘您方才所言之意是......难道说景王殿下受伤之事属实?如此一来,他岂不是难以归来了吗?那叶家二小姐此番急匆匆地前往寺庙为景王诵经祈福,倒也算是有心之举了。”
皇后微微挑起眉毛,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她沉默片刻后,才缓缓开口说道:“依本宫之见,叶家二丫头此举想必是知晓云儿受伤之事不假。想来那孩子心中定是悲痛万分,只盼能通过诵经祈福,祈求上苍保佑云儿能够平安无事、早日康复吧。虽说此事令人惋惜,但看到吾儿最终得以如愿以偿,本宫心中亦是由衷地感到欢喜啊。”言罢,皇后的脸上流露出一种既难过又欣慰的神情。
只见那位嬷嬷满脸堆笑地说道:“哎呀呀,这下可好了!咱们殿下总算是把心头那块大石头给搬走啦!这可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啊!”她边说着,还边用手帕轻轻地擦了擦眼角,似乎因为太过高兴而有些激动得难以自抑。
皇后微微抬起头来,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轻声吩咐道:“嗯,你去告诉太子一声,就说叶家小姐叶若菡特意前来恳请本宫到寺庙里去为任暮云祈求福泽保佑,本宫已经应允下来了。”说完之后,皇后便轻轻挥了挥手,示意嬷嬷可以退下去办事了。
嬷嬷恭敬地点了点头,然后迈着小碎步缓缓地向后退去。等到退出一段距离之后,才转身朝着东宫的方向走去。
此时的东宫内,太子正端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翻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忽然间,他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便是孙林那熟悉的声音响起:“启禀太子殿下,皇后娘娘那边派人过来了。”
太子放下手中奏折,抬眼淡淡道:“宣进来。”嬷嬷进殿行礼毕,将事情始末细细说了一遍。
太子听闻此事后,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令人难以捉摸、意味深长的笑容。他轻声说道:“本来孤对此事还心存疑虑,担心这消息或许有诈,不过现在看来,倒是可以相信个七八分了。”站在一旁的嬷嬷满脸疑惑,完全不明白太子话中的深意,但又不敢多嘴询问,只得赔着笑脸应和道:“殿下英明睿智!”太子见状,随意地摆了摆手,示意嬷嬷先行退下。
而在另一边,叶若菡相较于其他人而言,则显得没有那么焦急。其实,她心中早已有了盘算,那就是前往寺庙一趟。因为在上一次去寺庙的时候,她曾遇到过一个尼姑,从对方那里似乎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线索。此次前去,便是想要再次见到那位尼姑,看是否能够从其口中探听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当叶若菡踏上返回叶府的路途时,她那双美丽的眼眸却透露出丝丝寒意。此刻的她深知,既然太子已经认定王爷身负重伤,那么这个消息一旦传播开来,必然会引起各方势力的关注。倘若被那些心怀叵测之人加以利用,那么自己身处寺庙之中,无疑将会面临诸多意想不到的危险与困境。想到此处,叶若菡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只希望能够尽快回到叶府,好好谋划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这复杂多变的局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