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教授忍不住暗骂一声,这帮盗墓贼,真的是无孔不入,看样子这将军坟里的东西,恐怕已经被倒腾得差不多了。
看来发掘工作真的是迫在眉睫,邱教授收起手电,决定等白莹拍完照,立即组织大家开始挖掘。
不过要发掘这么大的古墓,这点人手可不行,考古队发掘坟墓,那肯定是大开大合,从正面开挖,整个墓穴,都要一层层掏开。
前期倒土淘泥,还是要找一些民工来帮忙才行,好在邱教授有县里的介绍信,可以在就近的村镇雇佣人手,当即就找本地镇政府,雇了几十个民工前来帮忙。
人多好办事,这话一点不假,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将墓顶揭开,露出一条甬道。
邱教授当时正在现场指挥,甬道露出来后,用手电一晃,隐约可以看到里面墓室中一口巨大的棺材。
好家伙,这玩意儿得有一丈多长,七八尺宽,全是用上好的乌木打造,真是好大手笔。
须知乌木金贵,这么大的乌木棺椁,要用多少乌木?
不过乌木有一样好处,做成棺材严丝合缝,密不透气,尸体放在里面的不易腐烂,
随便放个三五百年都没有问题。
这乌木棺材埋在地下这么多年了,居然一点没损坏。
只是这古墓被岷江泛滥的江水淹过,虽然没塌,但也渗水严重。
棺材周围全是一尺多深的泥浆子,散发出阵阵恶臭。
邱教授关心的是那几个盗洞,究竟有没有打到莲底,所谓莲底,其实就是指的棺材中死人放脚的那一侧短板。
古时的棺材,除了棺盖,剩下的棺底都是三块长板,两块短板合的。
短板一头贴个福字,这是头的方向,另一头则会画上莲花,这一头用来放脚,所以也叫莲板。
莲板相对而言,最为薄弱,一般盗墓的,从这里下手,最容易扣开棺材。
所有厉害点的土夫子,都会把盗洞打在这附近,直接扣开莲板,就可以探手到棺材中摸东西了。
之前邱教授见那个盗洞的方位,直通莲底,就怕这墓已被土夫子捷足先登,东西都被卷走了。
不过此时,棺材刚刚露头,莲板一侧还看不清楚,邱教授分开众人,拿了把手电,跳进墓坑,顾不得脚下泥浆,弯腰向墓室中摸去。
这下离得棺椁近了,邱教授看得更加仔细。
只见乌木棺材上,除了棺钉之外,还匝了三道铁链,每道都有婴儿臂膀粗细,用铜锁锁了,将整个棺材牢牢捆住。
铜锁上似乎也刻有一些符箓图文,只是年代久了,符箓大多被腐蚀了,只能隐约看到些模糊的印子。
邱教授以前和叔叔学过风水,这些年参与发掘古墓工作也不少,这种棺材上锁铁链的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
按叔叔邱驼子的说法,棺材上锁,只有一种可能,棺材中的死者下葬之前已有尸变的迹象,这才需要铁链匝身,还要贴上镇尸的符箓才行。
看这情形,和邱驼子当日所说,并无二致,邱教授不免心中打鼓。
可转念一想,这棺材都埋地下几百年了,尸体早该烂成渣了,那还怕它什么尸变?
再说现在是大白天,日头正当空,僵尸最怕日光,即使有僵尸,这么大太阳,也照得它灰飞烟灭。
不过邱教授可不会在这墓穴中打开棺材,墓穴中满地臭泥浆,不好操作,最好是一会用滑轮吊出去再说。
眼前最关心的,还是那个盗洞的问题,这莲底可别被扣坏了,那样棺材就不好吊出了。
墓室虽大,但棺材就占了一大半,邱教授拿起手电,小心的从棺材一侧,蹚着泥浆,摸到后面。
用手电打眼一照,心里就叹了口气,该死的,莲底已经被撬得稀烂,里面尸体的脚都露出来。
可等他仔细看清楚了,却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尸体露出的脚上,穿的居然不是明清时期下葬常见的敛服,而是一双黑布鞋,脚上还套了一双白袜子,这鞋子袜子一看就是现代产物。
邱教授心中一琢磨,这应该是个盗墓的,可能是撬开莲底之后,进棺材摸东西时,发生意外死在这里了。
搁以前,古墓中发现盗墓者的尸体,这也是常事,没啥大惊小怪的。
不过现在不同往日,既然发现尸体,这就是命案,必须报警处理。
邱教授连忙让大林去派出所报警,这警察来得也挺快,一看这阵仗大概也明白是个什么情况。
几个警察一合计,盗墓的一般不会单独行动,这个死者一定还有同伙,得先把尸体弄出来,看看能不能确定身份。
正好这段时间,严厉打击盗掘古墓的,说不定能找到线索,顺藤摸瓜。
几个警察非常胆大,打着手电,跳进墓室就将尸体从棺材中拽了出来。
只见这尸体身穿黑衣黑裤,脚上一双黑布鞋,脸色惨白,双眼鼓出,手里还拿了一支手电。
看样子死去只有两三个月,可是尸体一点都没有腐烂,浑身都已经干巴了。
几个警察都说奇怪,以他们多年办案的经验,照理说墓室中泥浆盈尺,尸体不可能保存这么完好才是。
接着检查尸体的死因,最初都以为这盗墓贼脸色惨白,是因为钻到棺材里,吸入了尸气窒息而死。
可最后却在尸体脖子上动脉上,发现两个深孔,直接穿透了动脉。显然这是失血过多而亡!
可是死者身上干干净净,不见血迹,流出的血哪里去了?
邱教授心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难道这棺材里的尸体,真的已经尸变,这盗墓贼是被僵尸吸血而死?
此念一起,邱教授忍不住心中发毛,慌忙把这个想法给带头的警察宋大江说了。
这宋大江本是这边镇上派出所的所长,办案经验丰富无比,尤其刑事案件,从来都相信眼见为实的道理,用证据说话,对鬼神之说向来不太在意,什么僵尸夜叉,不过一些凡夫俗子,编纂出来的故事罢了。
喜欢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民间道士之长生有道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