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穿上了最爱的衣服!
没想到换来的结果竟是太子今晚不会回来了?
身为太子妃,枕边人的她,居然比不上一个外人燕王?
看着镜中那美丽至极、令人惊艳的身影,吕氏嘴角浮现出一抹自嘲的笑容。
她突然出手,重重地甩了自己两个耳光!
熄灭灯火后,情绪崩溃的吕氏愤愤地躺到床上,越想越恼火,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但她又不敢再去给太子送茶了,否则必定惹得太子不悦……
在极度不安的同时,她对朱标与朱棣在说什么越发好奇。
直觉告诉她此事非同小可,很可能与寿宁宫升起的烟火有关。
寿宁宫怎会有如此漂亮的烟火?
还有,今日朱有容因瘫痪之事,定被父皇好好教训了一番吧?
一想到朱有容受训,甚至可能因烟火之事让父皇觉得她不懂事,进而疏远她,本就心情沉重的吕氏,心里竟莫名轻松了不少……
吕氏清晨看着朱标,满心忧虑地说道:“父皇那边,您得去劝劝,有容妹妹年纪尚小,经历这么多磨难,难免会做出些令父皇不悦的事情,还请父皇莫要怪罪于她。”
朱标一边整理衣冠,一边轻声回应:“父皇并未因有容之事动怒,也未曾苛责过她。”
吕氏愣住了,一脸难以置信。
——
天刚破晓,揉着眼睛的朱标回到自己房中梳洗。昨晚他几乎是彻夜未眠,只迷糊了一会儿。
太子妃吕氏见状,忙迎上前,满脸笑意地为他打点一切,还不忘叮嘱他要注意身子。言语间尽显体贴与温柔,完全看不出她对丈夫整夜未归有任何怨言。
一番寒暄后,她故作随意地提起宁国公主,借机探问昨晚父皇前往寿宁宫是否真如传闻所说,是为了责备朱有容的病情。言辞之中,虽是对小姑子关怀备至,实则是想从朱标口中得到确切消息。
尽管无需多问,她便能肯定,昨夜朱有容必定吃了苦头,遭到了父皇的斥责。
然而,这样的事,还是由自己的夫君亲口告知才最安心。
如此一来,她也能略感欣慰。
不曾想,朱标的答复让她瞬间呆住。
怎么回事?
朱有容那场闹剧,居然没让父皇斥责惩罚?
这如何可能!
昨夜,朱有容的作为简直是在公然打父皇的脸!
而且,这事整个皇宫都看在眼里!
甚至应天府的不少人也目睹了这一切!
父皇一向最看重颜面。
况且,父皇从坤宁宫去往寿宁宫时,脸色阴沉得可怕,步伐急促。
显然,他是怒不可遏!
在这种情形下,不用思考也知道,朱有容必会受到严厉的训斥。
哪怕是最轻微的责罚,也会被父皇痛骂一番。
可如今怎会这样?
父皇竟不怪罪朱有容?
这……怎么可能!
绝不可能!
但朱标在这事上并无必要骗她。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对吕氏而言,无异于当头一棒!
一切发生得太突然,直接让她愣住了。
“这样就很好,真是太好了!”
她勉强露出笑容,仿佛松了一口气。
“昨天晚上出了那种事情,父皇离开的时候还满是怒气,我真的害怕他会严厉责备有容。
有容已经够可怜的了,性格又这么敏感,我真的很担心父皇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狠狠责骂有容,那样的话,有容肯定承受不了……”
话音未落,她又追问道:“难道是因为您和四弟及时拦住了父皇,才让父皇平息了怒火吗?”
吕氏是在自我安慰,试图证明朱元璋确实因为朱有容的事情生气,并对他产生了一些不满和疏离。
在她心里,这就是事情的**。
否则的话,昨夜太子和老四也不会那么匆忙地跟着父皇去寿宁宫。
按照父皇的性格,再加上她对丈夫和老四疼爱有容的了解,一定是他们俩劝住了父皇。
不然的话,朱有容绝不会如此轻易地躲过这场**。
朱标从吕氏手里接过毛巾,洗了把脸后,顿时清醒了不少。
把毛巾递回去时,他笑着摇摇头说道:“哪里有这样的事?父皇还没到寿宁宫,就已经消气了。
父皇对有容的喜爱有多深,你应该清楚得很。
别说有容只是放了烟花,让他有些尴尬,父皇怎么会因此动怒呢?”
即使有容做了些更出格、让他更尴尬的事,他也不会对有容发脾气,更别说责骂了。
朱标说到这段话时,提到二妹有容,眼神中尽是笑意与溺爱。
其实朱标是在担心暴露韩成的身份,才故意说太祖生气了,否则实际情况会更加刺痛人心。
仅凭朱标这几句话,就在吕氏心中扎下了无数刀。
一刀一刀直击要害!
特别是看到朱标提及朱有容时,不自觉流露出的溺爱目光后,吕氏甚至有种想呕血晕倒的冲动。
凭什么?凭什么?
同样的事若发生在自己身上,她根本不用多想,必定会被严厉训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