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盛领命退下,回来的时候带来了温宜公主。
皇上接了过来,在怀里颠了颠,忍不住皱眉。
小小的人儿,瘦瘦弱弱的,马上周岁的温宜竟没有灼华重。
真不知曹贵人是如何养孩子的。
“温宜虽然比灼华大些,但到底没有灼华活泼。这个时辰灼华怕是午睡没醒,改日朕把灼华抱来给你玩。”
怡亲王嘴角一抽,他就知道皇兄要说吓死人的话。
堂堂嫡公主,抱来给他玩,他可不敢玩。
“臣…”
“行了,坐着说。得了,你也别说了,朕知道你要说什么,无非就是不敢之类的。灼华非同一般,十三弟见了就知道了。”
怡亲王张了张嘴,无奈的笑了。
他不曾注意后宫,也不曾有意关注谁,这位长乐公主皇兄日日不离口,他听多了倒也十分感兴趣。
嘿嘿!既然皇兄让他玩,那他遵旨。
果郡王插不上话。
他知道只要有怡亲王在,皇上眼里就只有他,自己也不愿在这呆,给皇上说了一声,又去跑马了。
温宜到底瘦小些,在皇上的怀里没有精神,虽然没有哭闹,但皇上也没什么耐心继续带着。
转身将温宜交给了乳母。
日头又大了些,皇上让苏培盛送怡亲王回畅春园,自己带着温宜回了勤政殿。
小路上
甄嬛带着流朱慢悠悠走着,一路欣赏花观树。
突然,天上掉下一物吓了二人一跳。
甄嬛拿着扇子,上前两步细看,却见两只大雁被一箭射穿双眼。
“一箭灌目,好箭法。”
小夏子匆匆赶来,捡起了大雁。
甄嬛以为是皇上在练箭,忍不住出声夸赞:“可是皇上在练箭,皇上真是好箭法。”
小夏子行礼一笑:
“皇上约了怡亲王和果郡王在练箭,这大雁是果郡王射下来的。贵人若是寻皇上怕是要去勤政殿了,皇上刚走。”
甄嬛笑容不变,对着小夏子点头,往勤政殿方向走。
勤政殿
温宜已经熟睡了,皇上本打算命人将温宜送回去,结果曹贵人来了。
她带着一碗莲子荷叶羹,是冰镇过的,皇上刚端上手,甄嬛就来了。
皇上近来多陪着灼华和弘晟,白日带着逛园子,晚上批折子。已经好长时间未见莞贵人了。
乍一见莞贵人,皇上还真是格外想念。
“快,坐。外面日头正大着,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甄嬛与曹贵人相互见礼后,笑着坐在曹贵人一旁:“臣妾听闻皇上和王爷在练骑射,所以想过来看看。怎的刚到,转眼就不见了王爷?”
曹贵人眼眸一转,想到了倚梅园曾传出的谣言。
她试探性的开口,眼睛却时刻注意着皇上:“想必一定听说妹妹美若天仙,赶紧走开避嫌去了。”
皇上不做声,笑着看着甄嬛,却是认同曹琴默说的话。
曹贵人见状,继续开口,声音带着打趣:“臣妾听闻,当初皇上初见莞妹妹,怕妹妹生疏了,便假借十七爷之名,与妹妹品萧谈琴,这才成就今日姻缘,当真是一段佳话。
如此说来,十七爷还是皇上和莞妹妹的媒人呢,是该好好谢谢。
何况这位大媒风流倜傥,朝中多少官宦人家的小姐都倾心不已,日夜得以亲近,想必妹妹在闺中也必定有所耳闻。”
甄嬛微微一怔,转而看向皇上,又看向曹贵人。
“这样私密的事曹姐姐怎么知晓,必是皇上说的。”
皇上神情淡淡:“朕可没说,是琴默心细,从别处听来的。”
见皇上明显不悦了,曹贵人起身:“天色不早了,臣妾先带温宜回去了。”
抱着温宜出了偏殿,曹贵人嘴角含笑看着音袖,小声说:
“你将今日的消息告诉华妃,华妃近日不常见皇上,今日这一出倒是可以让她高兴高兴。”
她原本是想用温宜提醒皇上给自己晋位份的,谁知竟有意外之喜。
皇上不给她晋位份,她只能继续依靠华妃,在华妃身上下功夫。
今日挑拨皇上和莞贵人,也算是给华妃添了一道下饭菜了。
桃花坞
四面环山,山外小河环绕,形成一副水绕山,山抱水的自然景象。
桃树不在院子里,但离正殿不远,这里算是整个圆明园桃花最多的地方了。
不过,这个季节桃花早没了,挂在树上的是一个又一个桃子。
桃子太多,宫人不敢摘,主子不愿吃,往往熟透了掉落就被宫人处理了。
午后,灼华倒是没睡,绣夏在外头树底下铺了垫子,将她抱上去玩,吹着风,到也舒服。
灼华坐着,正巧被熟透的桃子砸头上了。
熟透软烂的桃子直接砸成泥,果核都崩了出来,汁水果肉糊了她满脸。
她想哭,又怕桃子水进眼里和嘴里。
不哭,实在被砸蒙了,满脸都是酸酸的味道,闻着格外恶心。
当她进退两难间,弘时的笑声从后传来,灼华回头,正好看着他滋着的大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