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摄政王要多少兵马?”楚凌眼中有警惕之色,他和群臣一般的想法,觉得楚玉渊似乎是要借助这次机会,掌控一定的兵权。
如今北境军的统帅是徐成君,要是再让楚玉渊的手上掌控一定的兵权,不论是对皇室,还是世家门阀来说,可都不是什么好事。
“不要朝廷的一兵一卒,只要带上一百府兵即可!”楚玉渊的声音里面,透着难以形容的淡然。
满朝文武听了他的话,全都愣住。
王伯礼瞳孔不由一缩,随即又皱起眉头。
一百府兵?
荆州驻军,何止一千?都没能奈何得了君山上的土匪。
楚玉渊哪里来的自信?
派来刺杀楚玉渊的人,眼下知道他武功厉害的,基本上没有。
毕竟那些见过他施展武功的,不是自己人,便都已经全都死了。
在所有人的眼中,楚玉渊就会些寻常功夫。
北京城墙上的战绩,那不过是因为手上有北原七皇子耶律迟作为挡箭牌而已。
一百府兵如何厉害,里面会有一品高手?
就算是一品高手,没有三五十人,如何谈剿匪之事?
但是,满朝文武大臣也明白,这些年来,楚玉渊说过的事,都做到了。
是以他们虽然怀疑,但并没有露出任何不屑之色。
相反,他们在思虑楚玉渊是不是有什么厉害手段。
或者,他认识某个大宗师?
毕竟传说中宗师境界的战力,那是超越了凡人范畴的。
这样的高手,眼下所知道的,也就那么几人。
而且他们都自视甚高,怎么可能会为楚玉渊所用?
还是楚玉渊的手上,有一支厉害的军队,他们虽然只是百人,但都是一品高手?
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太可能。
“摄政王此话当真?”谢端砚问道。
此时高护等人都是死死地盯着楚玉渊。
楚玉渊淡然一笑,“自然!”
“摄政王可敢立下军令状?”高护问道。
楚玉渊笑道:“如何不敢?”
当此之际,高护和谢端砚相视一眼,一时间他们拿捏不准楚玉渊的底细。
立下军令状之后,楚玉渊没理会满朝文武的惊讶与迷茫,向楚凌凌厉之后,径直离开了。
回到王府,楚玉渊便开始收拾东西。
秦轩知晓楚玉渊要去荆州剿匪,一时间也惊讶不已。
楚玉渊这般离开帝都,岂不是给了许多蠢蠢欲动者机会?
或者,楚玉渊此行的目的,本就是要给这些人机会?
秦轩有很多疑问,但是他清楚,现在不是问楚玉渊的时候。
此去荆州,少说也有三千里。
这一路上,有的是机会问。
眼下最为重要的,是选出一百人,与楚玉渊一同前往荆州。
这些年来,除却那三百玄甲军之外,楚玉渊又重新招募了将近两百余人。
这些人不但武功高强,而且个个都是忠于楚玉渊的,绝对不会背叛的那种。
今次楚玉渊打算带的一百人,就是属于这两百人里面的。
带他们去,最为关键的便是历练。
练兵,就是要到实际的战场上去。
当然,楚玉渊也还有其他的目的,还不只是有一个。
整理好一切之后,楚玉渊带着自己的一百府兵出发了。
自楚玉渊从皇宫出来,他就知道有很多人在暗中盯着自己。
一百府兵,就想要搞定地方州府衙门的都搞不定的山贼?这怎么看都是不可能的。
城墙上,谢端砚与高护皆在。
“还真是一百人啊!”高护说道。
谢端砚纠正,“不只是一百,还多了一个!”
他说的是秦轩,只是他不知道这人是秦轩。
“这人是一品高手,却甘愿为他所用,也不知道他是从何处找来的这样高手!”高护说道。
“我也很想知道!”谢端砚叹息一声。
“你有没有发现,自从咱们和这位摄政王打交道以来,我们其实都还不了解他!”高护说道。
谢端砚道:“这世上,又有谁会真正完完全全的了解一个人呢?”
“接下来的朝堂,恐怕会很热闹啊!”高护转变了话题。
“没有摄政王印,圣旨都没有,还能做什么?”谢端砚说道。
高护眼中泛起凌厉光芒,“所以,要不要拿掉他手上的摄政王印?”
“你这是要质疑先帝的决定?”谢端砚看了高护一眼。
闻言,高护心神猛地一颤,随即低下头,什么都没有说。
出了帝都之后,沿着官道走了一程。
却在这时,秦轩停下了马车。
因为在前面的不远处,一身着劲装的姑娘站在那里,她的手上还拿着一把长剑。
她不是别人,正是崔虹。
按理说来,崔虹如今已经可以与楚玉渊完婚了的。
但是他二人,后来似乎谁也没有提这事。
至于其他人,又有谁会愿意理会这些呢?
“王爷要去荆州,也不说一声?”崔虹故意露出生气的姿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