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物资的加持,重建工作进展愈发顺遂,
待至傍晚,新房的地基已然初见端倪,
坚实稳固,墙壁亦高高砌起,已有一人多高,
王翠妞抬眸,凝望眼前的劳动成果,心中满是慰藉与欣喜,
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座房屋的涅盘重生,
更是清平村众人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有力见证。
夜幕悄然降临,繁星璀璨,仿若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熠熠生辉,
忙碌了整整一日的村民们,陆续拖着疲惫的身躯归家休憩,
王翠妞却独自款步来到村口,身姿孑然,
目光悠远,静静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山峦,
思绪仿若汹涌的潮水,纷至沓来,
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虽带来了伤痛与磨难,却也如同烈火淬炼精钢一般,
让村子变得愈发坚韧顽强,她暗暗在心中发誓,
定要引领村民们,蹚出一条更为宽广的致富之路,
倾尽心力守护好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
待回到家中,石柱福早已备好了热气腾腾的热水,
轻声说道:“娘子,累了一天了,泡泡脚,早些歇息。”
王翠妞心中一暖,微微点头应下,夫妻二人相对而坐,
虽未多言,然那脉脉温情却仿若潺潺溪流,流淌于彼此心间,
泡完脚,石柱福望着能滴水的桃花似的脸,
陡然,一团燥火从头顶冲到脚底,
他直接将对面的人儿打横抱起,朝内屋走去,
王翠妞双手勾住他的脖颈,眼睛迷离的望着他,
很快,屋里便传出一阵阵、让人脸红心跳的混响曲,
她也很是欢愉地配合并享受着,这种声音持续了许久许久......
男人再次搂住她的腰身,将她抱在身上,
“翠儿,你还可以吗?”声音特别的低沉沙哑,
王翠妞羞红着脸,俯下身子,红唇落在他的脖颈上,
他反客为主,舌头深深地伸入她的口中,不停的搅动,
一只手从胸到腹再往下,轻轻地抚摸着,抚摩着,
接着,一个鲤鱼打挺,房间里再次进入激烈的交战,
呻吟声,喘息声延绵不断......
晨曦初照,暖光轻柔洒落清平村,
驱散了夜的一切,石柱福面上藏着幸福的笑容,
在院子里和儿子们一起,坚持着强身练功法,
末了来到工坊,他望着堆积如山的订单,
不禁重重地叹了口气,自与钱老板携手合作,
工坊所产之物销路大开,销量一路飙升,
本是喜事一桩,可如今生产进度,
却被诸多难题拖累,好似行舟遇逆风,举步维艰。
新招来的工人,大多是初涉此行的生手,
对复杂的生产流程,一知半解,犹如雾里看花,
“三叔,您来了,我、我是不是特笨,
您看,我熬的膏都毁了,这可如何是好。”
阿福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刚进工坊没几日,
在熬制枇杷膏时,因火候拿捏不准,一锅精心准备的药材,险些化为乌有;
包装环节亦是状况百出,几个新手,不是将标签贴得歪歪斜斜,就是无法将盒子封紧实,
次品率迅速攀升,石柱福看着这一切,眉头紧皱,
“这可如何是好?照这般情形下去,订单难以如期交付,吾等岂非要失信于人?”
王翠妞听闻工坊乱象,匆匆赶来,
踏入工坊,见一片混乱之景,心中亦是一紧,
她环顾四周,目光如炬,迅速理清思绪,
沉稳说道:“相公,切莫慌乱,当下之急,需尽快寻得解决之法,
一方面,可安排熟练工人带教新徒,一对一悉心指导,让新人们在实操中学习;
另一方面,将工艺流程细化,编成言简易懂的手册,人手一份,使大家操作时有章可循。”
石柱福闻言,眼睛一亮,连连点头称赞:
“还是我娘子聪慧,思虑周全!我这便着手安排。”
说干就干,工坊内即刻分组,
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身旁皆配上一两名新手,
老张师傅一把拉过阿福,语重心长地说道:
“孩子,这熬膏最讲究火候,需以小火慢炖,方能熬出药材的精华,
像你之前那般以大火猛烧,药材的药效都给烧没了,实在可惜,来,我给你示范一番……”
老张师傅边说边熟练地操作起来,
阿福眼睛,一眨不眨地直盯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时点头,似有所悟。
王翠妞则带领几个识字的村民,挑灯夜战,编写工艺流程手册,
她将每一道工序,从选材的严苛标准、处理的巧妙方法,
到制作时所需的精准温度、恰当时间,再到最后的质检关键要点,
皆详细记录在册,并配上生动形象的图示加以说明,
待手册编写完成,发放到工人手中,
众人如获至宝,工作时顿感底气十足。
经过数日齐心协力的努力,工坊的生产渐入正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