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水帘洞,群猴手舞足蹈。小猴子围坐在孙悟空身旁,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
“大王好生厉害,一阵风就将我们带了回来。”
“大王,您可学会长生不老之术?”
“那还用问?大王本事在混世魔王之上,小小长生不老术,还能难倒大王?”
“大王威武……”
孙悟空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嘴角上扬,柔声问道:“混世魔王可曾害你们性命?”
“那倒不曾。”老猴凑过来,坐在孙悟空脚下,沉声说:“混世魔王很是奇怪,来了几趟只是抢夺猴子猴孙,洞中的家当也带走不少,就是不曾伤我们性命。”
“算他乖觉。”孙悟空抬手,桌上多出一篮火枣,高声喊道:“孩儿们快来吃枣子,一人一个,莫要贪多。”
老猴却不急着吃枣,抬头仰望孙悟空,问道:“大王,这些年您去了何处?”
小猴子不懂事,扑到桌上,拿起火枣便往嘴里塞。老猴嫌他聒噪,抬手将他赶下去。
“大王,给我们说说山下是什么样吧!”
“还是先说您去了何处吧!”
众猴围在孙悟空身边争论不休,孙悟空笑语晏晏,开口说:“大家伙听我说,当年我别过汝等,随波逐流漂洋过海,去了南儋部州……”
自南赡部洲到西牛贺洲,孙悟空将这些年的经历娓娓道来。
“寻访多年,有幸遇到一位老祖,传了我不死长生的法门。”
众猴齐称贺。
孙悟空蹦到石椅上,高声说:“小的们,我这一门有了姓氏。”
“大王姓甚?”
“我姓孙,法名悟空。”
众猴闻言,拍手称好。
老猴一拍脑门,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兴奋的说:“大王是老孙,我们都是儿孙、三孙、细孙、小孙……一家孙、一窝孙、一国孙矣!”
猴子猴孙闻言,都来奉承老孙。椰子酒、葡萄酒,孙悟空尽皆掺了仙丹,故而来者不拒,喝了个酩酊大醉。
酒醒之后,却见通背猿猴在一旁伺候,孙悟空不喜他,挥手将他逼退几步。
“大王。”通背猿猴有错在先,故而孙悟空的冷待,他并未放在心上。小心翼翼的凑过来,问道:“观音菩萨命我过来,撺掇您去傲来国夺取兵刃,大王这事我该如何应对?”
孙悟空睁开眼,随口说:“你去回他,就说我生性胆小不敢作乱,恐招来灾祸自身难保。”
通背猿猴点头应道:“是,我这就去回话。”
观音菩萨早已等候多时,见通背猿猴过来复命,这才睁开眼。待听清通背猿猴所言,他却拉下脸。
若孙悟空是个胆大包天的,还好拿捏些。随便挑拨几句,将他的心头火拱出来,就能牵着他的鼻子走。
偏他生性胆小,习得一身本事,却连下山夺几件兵器都不敢。
观音菩萨垂眸说道:“若不是非他不可,就凭他这胆子,我决计不能用他。”
通背猿猴故作为难,问道:“菩萨,您看……”
通背猿猴受太素教导,长进颇大。知晓观音菩萨和孙悟空都不是好相与的,干脆只当传话筒,由着他们二人斗法。
“罢了,微末小事,本就不重要。”
见观音菩萨要走,通背猿猴急声问道:“菩萨留步,不知我的妻小可好?我们一家人何时才能团圆?”
这等杂事哪里值得观音菩萨操心?正事都忙不过来,谁会管几只猴子的死活?
观音菩萨随口说:“他们在灵山修行,不必挂念。”
通背猿猴露出温暖的笑容,自身后取出几颗野桃,哀求道:“我家那口子最爱吃山上的桃子,劳烦菩萨带几颗桃子回去,转交于她。”
观音菩萨眼底闪过一抹嫌恶,这猴子好生大胆,竟敢将他当做信差使唤。侧头斜了龙女一眼,龙女上前接过野桃,小心收好。
通背猿猴感激涕零,双手合十,说:“谢过菩萨!”
观音菩萨理都不理,驾云而去。龙女收回目光,心中五味杂陈。灵山并非世人所想的那般太平,但愿通背猿猴的妻儿还活着。
观音菩萨并未透露太多,可通背猿猴笃定妻儿过得很好。只待他功法大成,便可悄悄潜入灵山,将她们带回来。
这一路,他翻腾跳跃,时不时喊上一声。眉眼间愁云淡去,压抑百载,唯有此刻紧绷的心弦才敢放松。
“杀——”
离水帘洞越近,喊杀声越大。通背猿猴心急如焚,听小猴子说,他不在的这段日子,常有妖魔打上门来,难道那混世魔王又来了?
他速度愈发快,眨眼间便来到洞外。见大王带着猴子猴孙在洞外操练,通背猿猴放下心来。
“孩儿们,出手要快,下手要狠。”孙悟空负手而立,目光在众猴身上扫视,继续说:“若有半分仁慈之心,待旁人打上门来,死的就是你。”
前世天兵天将打上门来,猴子猴孙死伤无数。如今想来,孙悟空仍旧心痛不已。
不论是天庭还是佛门,孙悟空同他们早晚有一战,既然比不过,那就教猴子猴孙如何保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