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这里可是张谷张员外的布庄?”
小二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买布就买布,问那么多干啥!”
赵灼道:“哦,若是张员外的布庄,我就找对地方了。”
小二惊讶的起身,一脸惊恐:“你什么意思?”
赵灼对他的反应也是感到意外,马上道:“没别的意思,我是探亲的。”
“探亲?你跟谁是亲戚?”小二脸色稍缓。
“我是掌柜夫人高杏儿的表哥,我姓赵,赵灼。”赵灼说道。
“你是夫人家的舅哥?那你稍等,我去通禀一声。”小二半信半疑,快速挑开后面的门帘,去了后院。
不多时,小二引着一个丫鬟进来,梳着两个团髻的丫鬟也就十几岁,她看着赵灼,细声细语的问道:“请问是子归巷的赵公子吗?”
赵灼点头称是,子归巷是他家老宅子的所在。
“那跟我来吧。”
跟着小丫头,赵灼过了后院,进了一个厅堂。
里面的女人正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小孩,见有人进来连忙起身,怔怔的看了赵灼好一会儿,赵灼也仔细辨认,正是高杏儿,近二十年未见,高杏儿已经从梳着冲天小辫的小姑娘变成了发髻高挽的少妇,但儿时那模样依稀可辨,依旧是娃娃圆脸,柳眉杏眼,嘴角一颗美人痣,赵灼面露微笑,拱手道:“高家小妹,别来无恙!”
高杏儿也从赵灼的脸庞中看到了少年的他,难掩激动,指着旁边的座椅:“真的是赵家哥哥!赶紧请坐!”她一边擦拭眼角激动的泪水,一边招呼小丫鬟:“把刘妈叫过来,快去给大舅哥泡茶。”
小丫鬟出去了,屋里只剩两人,怀里的小孩咿咿呀呀的在含着手指,高杏儿关切问道:“灼哥儿怎么突然到此?”小时候,高杏儿和赵灼一起玩耍,称呼就是“灼哥儿”,刚才当着丫鬟不便这么称呼。
赵灼道:“我在甘泉堡城外见到了高世伯,他告诉我你嫁入了张府,让我路过草帽城代他向你报个平安,说不用牵挂于他。”
高杏儿听了是父亲让他来的,更是激动:“我父亲,他身体可好?”
赵灼道:“看起来老人家精神矍铄,还算不错。”
外面走进来一个中年妇人,进来喊了声:“夫人。”然后过来把高杏儿怀里的小孩接了过去,小孩挣扎有点舍不得母亲,中年妇人哄着说:“走,咱们去外面看大公鸡。”小孩才趴在她肩头不再反抗一起出去了。
高杏儿整理一下小孩弄乱的衣衫:“我父亲他现在住在何处?”
赵灼道:“我在甘泉堡外的一座山上碰到他的。吃住都还可以。”
高杏儿:“要是你下次碰到他,让他过来跟我们住吧,毕竟年纪大了。”
赵灼点头应允,说着从怀里掏出手帕包着的玉佩,放在桌子上推给高杏儿:“这是高世伯托我带给你的。”
高杏儿从桌上拿起手帕,问道:“灼哥儿,家中伯父伯母,身体可好?”
赵灼道:“还算不错吧,毕竟年纪大了,腿脚不太方便。”
“哦,那就好。”高杏儿打开手帕,看着玉佩用袖角擦拭眼泪,道:“这是我家祖传的玉佩,我爹这是要让我往下传了。”她还有个哥哥,但多年前已经战死,没有留下子嗣。
小丫鬟进来上茶,蹦蹦跳跳跟进来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进来就喊道:“娘!”然后跑到高杏儿身边,看着赵灼瞪着大眼睛好奇问道:“娘,这是谁?”
高杏儿揽着小孩道:“这是你舅舅,快喊舅舅。”
小孩怯生生的喊道:“舅舅。”
赵灼这才想起来自己还带着一包糕点,连忙提过来递给小孩:“来,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看了眼高杏儿,见她点头,走过去接过糕点同时回道:“我叫张松。”然后又跑回母亲身边,高杏儿摸了摸孩子头:“乖,跟姐姐去玩儿吧。”小孩子提着糕点拉着小丫鬟高高兴兴去往门外走去。
屋内两人小时候虽然亲近,但毕竟十多年未见,未免有点生疏,两人都沉默了好一会儿,赵灼问道:“家中日子过的还好?”
高杏儿点点头,看着院外,神情有些木然。
赵灼试探问道:“妹夫生意做的可还好?”见高杏儿没有说话,接着说道:“我进店时,那看店的小二,似乎不大高兴。”
高杏儿扭头看他,沉吟稍许,说道:“我本不想跟灼哥儿说起此事。”
“怎么了?”看高杏儿的表情,似乎有难言之隐。
“我夫君张谷,前日被绑匪绑去了,如今跟我索要两千两赎银。”高杏儿说到这个,控制不住抽泣起来:“他们说三日内不给筹齐,就要撕票了。”
“马匪绑的?”赵灼惊讶道。
“不知道。我夫君那日说有人推荐了一个大客商,要买不少布匹,要他去看一下布样,结果夫君和掌柜的一去不回,前日傍晚,就收到了要钱的勒索信。”
赵灼闻言,叹了口气,他做捕快这些年,遇到这种绑架的案件很多,他问道:“报官了吗?”他不清楚黑厥人治下的官府如何处理这种案子,开口问问。
高杏儿点点头:“夫君族兄就是草帽城的大官,已经报官了,张家的族人也在帮忙张罗,他们让我在家中等消息。”
赵灼知道张家在草帽城很有势力,应当可以处理此事,叹息道:“这世道还是太乱了些。既然张府能管,想必可以解决,小妹不必过于担心。”
两人无言,赵灼本想宽慰几句,却初来乍到,不了解情况,不知该如何劝说,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高喊:“嫂嫂在家吗?”
喜欢大舜西游记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大舜西游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