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哈斯的游泳现在还不太熟练,不过他和这里的小伙伴们玩的还算可以,谢导演就决定先拍那个嘎子和胖墩比试摔跤的场景。
小孩子友谊来的就是快,他们来到这里还没多少天,哈斯和演胖墩的那个小演员就和当地的小孩子们打成了一片。
王景明也终于知道了电影不是那么好拍的,就算是准备了很长时间,拍嘎子和胖墩打架的镜头也不是很顺利。
小演员没有经验对于谢导演的要求体会不到,拍出来的效果不能达到谢导演的要求,没办法也只能是一点一点的磨。
就这么一个打架的场景整整拍了一个星期还没有拍出来。
王景明都有些着急了,不过谢导演和金大生却一点也不急很有耐心的样子,看来拍电影就是这样一分钟的电影需要成千上百倍的时间拍摄,是急不得的。
其实谢原导演内心也很急,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要不然会给小演员太大的压力,那样反而会起反作用。
之所以最先拍这个小孩打架的场景就是为了让哈斯尽快的进入到状态,尽快进入到嘎子这个人物角色之中。
急是不能急的,只要哈斯找到了如何表现嘎子的这个人的感觉那么以后就要容易多了。
从一开始刚来到白洋淀,他就让哈斯和当地的小伙伴们打成一片,就是为了让他找这种感觉。
好不容易经过了半个月这段剧情才一点一点的磨过去,哈斯终于有了一些感觉,谢导演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取得了开门红之后,电影就按照进度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了下去,当然在拍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比如说哈斯骑马爬墙上树上房这样的东西他特别的擅长,表现的也非常好,不过他脸上细微的表情就有些缺陷了。
比如要体现嘎子那种打架输了咬人,挤眉弄眼等各种童真的表情他就非常不擅长。
谢原导演很有耐心,他知道嘎子这个角色是这个电影中最重要的,其中他特有的性格也是画龙点睛之笔,这里不能凑合。
他就一点点的磨,一个表情一个表情的教,学会一个拍摄一个。
同时演嘎子奶奶的演员也和哈斯在培养感情,除了拍摄电影平常在生活中她也特别照顾小哈斯。
要想在电影中拍摄中拍出演员之间那种亲情的感觉必须得要有感情基础,尤其是对于没有表演经验的小演员来说。
但是对于感情来说需要时间的积累,所以电影拍摄的进度一直也不是很快,在磕磕绊绊中特别的艰难,镜头都是一点点磨出来的。
很快就过去了十几天,在这段时间王景明跟着金大生学习了大量的摄影技巧,对电影拍摄的过程也逐渐熟悉起来,学到了很多以前并不知道的知识。
当然他最大的收获还是捕鱼,在空间鱼塘里有着挤得满满当当的鱼,每天他都会往空间里倒腾鱼。
有的时候是晚上借口去钓鱼,有的时候是白天不需要拍摄的时候乘坐渔船去淀子里面。
每天都有大量的收获,等到他开始捕鱼一个星期,鱼塘里已经有将近500来斤鱼了,再不想办法去处理掉那些鱼,接下来有再多也放不下了。
十几天过去他都去过县城的黑市两次了。
当然每次去王景明都要跟金大生与谢原导演请假,就说在县城之中有亲戚他要上门去探亲,并且保证拍摄工作结束后再去,第二天一大早就回来并不会耽误工作。
金大生和谢原两个人当然并没有阻止很快就同意了。
每次去都是在吃了晚饭之后,出了连同村时间不长没有人之后就把自行车从空间里取了出来,骑上自行车就往县城赶过去。
这里离县城确实是不太远,也就10多里路,不到半个小时他就赶到了。
第一次到县城,他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带着自行车就进入到了空间之中。
这就是有空间的好处了,来到县城不用去找居住的招待所,去招待所可是要有介绍信的,他手里可没有。
也不用在街上闲逛,在街上闲逛刚开始还好点,但是过了九、十点钟之后街上就没什么人了,如果他还闲逛的话就会有可能被人注意上,是有风险的。
就不如现在这样,直接来到空间之中等待,等时间差不多了再出来就可以。
到了12:00他出了空间来到县城的街道之上,这里黑市的位置他并不清楚,通过偷偷的打听也只不过是知道一个大概的位置。
县城附近有两个黑市,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第一次他就来的城东。
不过他也不着急,黑市交易的时间在哪里都差不多,这个点儿正是人们去黑市的好时间。
只要他在附近能看到人,大概率就应该是去参与黑市交易的,只要偷偷的跟上自然而然就会找到。
过了也就半个小时,果然就看到一个黑色的人影脚步走的急匆匆的,手上拿着一个布袋子脸上戴着围巾,这样的打扮和行为一看就是去黑市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