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倒也客气,抱拳相问道:“在下刘玄德,乃汉室宗亲。不知将军如何称呼?”
此人感激刘备救命之恩,更喜于其乃汉室宗亲,便立即下马,恭敬回道:“我乃董卓,受朝廷令,前来剿灭黄巾贼寇。”
话罢,财大气粗得董卓便找人送与刘备100金相谢。
“将军乃汉室宗亲,不知今任何职?”董卓继续问道。
本想巴结一番,没想刘备一开口,便让他全然无了兴趣。
刘备轻叹道:“哎,我虽汉室宗亲,可惜至今仍未收到朝廷封赏。备,如今乃一介平民矣。”
董卓听到此言,撂下金子,便欲上马而去。对这救命恩人,此时更懒得搭理。
张飞见状,越想越气,提起长矛就准备宰了董卓这厮。却被刘备拦了下来。
正所谓:【丈八蛇矛】万人敌,谁识他人是白丁。岂闻快人如翼德,专捅天下白眼人。
“此金不要也罢,且当今日如救一野犬矣。”关羽双手横眼抱胸,青龙大刀紧握手中。
百金在手,天下我有。
刘备略显平静,却也舍不得这百金之多。
正当此时,后军丛中,一人走马而来。这便是那差点被遗忘钱半仙。
钱多多见得此人头大脸宽,胡子拉碴,两眼轻佻,头顶发绿,双臂肌肉十足发达。当下便问道:“将军乃董卓乎?”
董卓见这文弱之人,肤白貌俊,竟然也识得自己名讳。且回了一句:“汝是何人,如何识得董某?”
来了!
终于来了!
钱多多内心奋慨,无比激动,却又故作淡定道:“将军可不识得吾,但钱某不可不识得将军也。将军有此失败,定有小人唆使,不久之后,便有牢狱之灾。”
董卓轻声蔑笑,自告奋勇之人,也算少见,如真是料事如神,岂混得这般狼狈?
“将军,我有一计,日后定能助将军飞黄腾达。”
董卓一听,顿时眉开眼笑,一改刚才之蔑视,满嘴哈喇子,道:“先生所说之姬,青春几何,相貌肤色如何?”
钱多多一脸无奈,故作淡定道:“将军,钱某所说,非歌姬也。”
董卓提起精神,顶着眉头,继续道:“非歌姬也?莫不是?......那此人手法如何?”
去你丫的二大爷!
果然是狗贼,沟通起来怎么会如此吃力。
这么大的脑袋,里面装的莫不都是那些污垢之物?
钱多多气的快无言以对。
当然,此话心里回味便是,哪敢骂出声来。
“将军,钱某所说之计,乃是计谋之计,非歌姬,亦非技师也。”
董卓不屑,鞭马便要离去。随口便道:“汝要你计谋何用?吾有李儒,远超尔等。”
一旁刘备不解,为何钱多多煞费苦心,却要投董卓而去。
今观董卓此人,绝非仁义之人,也非家财万贯。
并州更是不毛之地,先且艰苦不说,能否食得饭饱,也难想之。他又图之何物?
关、张二人,对钱多多也改了态度,皆以为他乃势力小人,趋炎附势之辈。
如此亲近董卓,定然是为了那些金银。
当然如此!
钱多多接近董卓,就是纯粹的为了金银。
他虽表面低声下气,实则心中恨透了这狗贼。
董卓府那些个金银,他岂能放在眼里,只待有朝一日随董卓入了宫廷,且看如何撕碎了这狗贼。
荣辱偷生,兵不厌诈也!
朝廷?金银遍地的地方。
这才是钱多多追随董卓唯一的目的!
没有董卓,他怕是连宫廷的门槛都进不了。
此时,董卓并未答应带上钱多多,这才是硬伤。
只见钱多多,跪地一拜,如此金贵的双膝,却拜在了董卓马下。
“如将军不弃,钱某愿拜将军门下。终身为将军出谋划策。”
刘关张三人见状,顿时傻眼,从未见过钱多多如此下作。纷纷摇头叹息,顾不得往日交情,转身策马而去。
董卓一听,却也毫无兴趣。
自己乃有身份之人,岂能随意收之。今也未见其才能,收之怕不妥。
“如若将军不肯,且带我回并州,我家中老母及二位妹妹定当欣喜万分,感谢将军之恩情。”
董卓心中暗喜,见钱多多肤白貌俊,家中妹妹自然也应是国色天香。便随口问道:“如是这样,敢问家中小妹青春几何?”
钱多多强忍笑意,见董卓已然中计,故作可怜道:“大妹年方十八,长相自强于钱某数倍,尤其他双眼睛,钱某见之,自愧不如,从未见过如此有神的眼睛。小妹年方十六,哪里都好,其貌胜过其姐。就是.....就是性格过于豪爽,有点懒惰矣。”
“好好,甚好!吾愿同先生,共举大事。”
董卓欣喜,赐了钱多多少许金银和一匹战马,缓缓朝并州开去。
抱上了董卓这条大腿,日后董卓进宫之后,便可在宫中呼风唤雨。
半路中上,只因他征讨张角不利,朝廷果真派人拿董卓前往朝问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