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4月13日
这对于美国来说算不上一个好消息,好消息是:远东的明帝国突然宣布“因为其国内南洋地区蝗灾肆虐将进口百万吨小麦以备不时之需”。坏消息是:美国现在拿不出来那么多粮食。
这个消息传到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时,立刻在交易大厅掀起一阵骚动。小麦期货的价格如同脱缰的野马,在短短半小时内就飙升了近两成。交易员们挥舞着手臂,声嘶力竭地喊着买入或卖出的指令,整个交易大厅俨然成了一个沸腾的战场。
“只要美国有多少,我们就买多少。”
那个黄皮猴子的这句话让整个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彻底陷入了疯狂。
交易员们的疯狂还在继续,但坐在办公室里的约翰·麦克米伦却皱起了眉头。作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最资深的交易员之一,他对市场的嗅觉异常敏锐。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他喃喃自语,手指快速敲击着桌面。南洋蝗灾?为什么之前没有任何风声?而且这个采购量,未免也太大了些。
约翰·麦克米伦站起身来,踱到窗前。楼下交易大厅里此起彼伏的喊价声依然在继续,但他的心思早已不在那里。他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份皱巴巴的电报,这是他昨天刚收到的,来自他在旧金山的朋友。
"最近有大量明国商船停靠在港口,他们在采购钢铁设备。"
他将电报捏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作为一个在商场摸爬滚打了三十年的老狐狸,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粮食,钢铁,这些都是战争的物资。那个远在东方的帝国,正在为某件大事做准备。
难道他们打算打回去北边?这不对….明清协议才签下来没过一年的时间,明帝国不会这么快就掀桌子。
但现在已经来不及阻止了。当他转身重新面对办公桌时,又一份紧急电报被秘书送了进来。
"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的粮商已经开始囤积小麦,价格还在疯涨。"
约翰·麦克米伦猛地将手中的电报拍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的粮商们,这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家伙,此刻正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疯狂地囤积居奇,推波助澜。他仿佛能看到他们那一张张贪婪的嘴脸。
“疯了,都他妈疯了!” 他低声咆哮,额角的青筋因为愤怒而突突直跳。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赌场,而赌注,是整个美国中西部的粮食储备。“这该死的蝗灾!”
他骂完,又觉得不对。蝗灾?哪有蝗灾能一口气吞掉这么多粮食,还他妈的专挑小麦?而且,南洋那种湿热的地方,闹蝗灾的规模和频次,跟中原腹地或者北美大平原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这帮黄皮猴子,肚子里憋着什么坏水?
他猛地抓起电话,接线员的声音甜腻得发腻,让他更加烦躁:“先生,您要接哪里?”
“华盛顿农业局!”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慢悠悠、带着鼻音的男声:“农业局,我是汤普森,有什么可以帮您?”
约翰·麦克米伦强压着火气:“汤普森先生,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我是约翰·麦克米伦。我想问问,农业局对明帝国宣称的南洋地区特大蝗灾,导致他们需要进口百万吨级别的小麦,有什么官方通报或者评估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在翻动纸张。“嗯……麦克米伦先生是吧?关于……‘南洋地区’的‘特大蝗灾’……我们目前没有收到任何相关的、经过核实的报告。事实上,根据我们最新的气象和虫害监测,南洋群岛一带,呃,一切正常,甚至可以说是风调雨顺。” 汤普森的语气带着一丝被无端打扰的不悦,“或许是明国朋友的内部消息有些……夸大其词?你也知道我们的明国朋友他们有时候确实是喜欢小题大做的。”
“夸大其词?小题大做?”约翰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又开始抽痛,“他们正在以横扫一切的姿态买空我们的市场!价格已经涨疯了!如果不是蝗灾,那是什么?!”
“先生,我们只负责提供准确的农业数据,”汤普森的声音变得有些冷淡,“至于市场行为,那不是我们部门的管辖范围。如果您没有其他关于农业生产的问题……”
“操!”约翰·麦克米伦不等他说完,就狠狠地把电话砸了回去。听筒撞在挂钩上,发出刺耳的巨响,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
他重重地跌坐回宽大的皮质老板椅里,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那通无用的电话抽空了。该死的官僚!该死的汤普森!这群只会在办公室里喝咖啡看报纸的蠢货,对市场的风暴一无所知,或者说,根本他妈的不在乎!他疲惫地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窗外芝加哥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但此刻在他眼中,这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灰败的色彩,仿佛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饥荒。粮食,国家的命脉,正在被一群看不见的黄皮肤的黑手疯狂攫取,而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约翰·麦克米伦,却像个被缚住手脚的巨人,只能眼睁睁看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