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咏西晋楚王司马玮》
金戈铁马裂云旒,一夜瑶阶血漫流。
莫道权倾能蔽日,寒星独映晋宫秋。
一、开局即巅峰:晋武帝的“黄金外挂”
公元271年,司马玮含着金汤匙出生。作为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五子,他的童年堪称“躺赢”——6岁封始平王,18岁改封楚王,坐拥荆州兵权,成了西晋版图上最年轻的“霸道总裁”。老爹司马炎为了给傻儿子司马衷铺路,把一群弟弟当“外挂”分封到战略要地,美其名曰“强帝室”,实则埋下了八王之乱的导火索。
司马玮的荆州岁月像极了古早偶像剧:他礼贤下士到“山野名儒家门口蹲点”,百姓爱戴得“恨不得给他立生祠”。可这哥们有个致命bug——年少轻狂,身边跟着公孙宏、岐盛两个“狗头军师”,活脱脱西晋版《小时代》三人组,把“嫉恶如仇”活成了“易燃易爆炸”。
二、洛阳风云:从“救场英雄”到“背锅侠”
公元290年,晋武帝驾崩,朝堂秒变《甄嬛传》现场。外戚杨骏抢了辅政大权,把持朝政的姿势比螃蟹还横。贾南风皇后气得牙痒痒,连夜派太监上演“诸侯快递”——给楚王司马玮送去“勤王”邀请函。这剧情堪比现代职场:“老板娘”贾南风要整垮“空降高管”杨骏,急需找个武力值爆表的“工具人”。
司马玮接单姿势堪称教科书级操作:带着弟弟淮南王司马允玩“兵马消消乐”,把军队化整为零潜入洛阳。当他在司马门摆开阵仗时,杨骏还做着“关门打狗”的美梦,殊不知自己才是瓮中之鳖。随着贾南风一声令下,司马玮带兵血洗杨府,史载“杨骏党羽尽数被杀”,场面比《权力的游戏》血色婚礼还刺激。
三、权力的游戏:三杀成就达成
刚立下“勤王首功”的司马玮还没尝够权力的甜头,就被现实啪啪打脸。辅政的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觉得这“熊孩子”太能搞事,联名建议:“您还是回荆州玩泥巴吧!”气得司马玮当场表演“瞳孔地震”——毕竟刚帮朝廷清理门户,转眼就被当抹布扔掉,搁谁都得炸毛。
这时候,“狗头军师”岐盛献上毒计:“咱伪造诏书搞死这俩老家伙!”司马玮嘴上说着“这不好吧”,身体却很诚实地掏出玉玺(伪)。公元291年某个夏夜,洛阳城上演惊天反转剧:司马玮带着三十六军包围司马亮府邸,老王爷举着青纸诏书高呼“我要见皇上”,却被乱刀砍成肉泥;卫瓘更惨,全家老小连六个孙辈幼童都被斩首,场面血腥得连史官都写不下去。
四、致命三连问:智商税交到破产
完成“三杀成就”的司马玮正想乘胜追击,贾南风突然翻脸比翻书还快。她用张华献计,派殿中将军王宫当众宣布:“楚王伪造诏书!”士兵们秒变吃瓜群众作鸟兽散,只留司马玮和14岁小厮驾牛车逃亡,画面惨得连《喜剧之王》都不敢这么拍。
刑场上,司马玮掏出青纸诏书哭诉:“我受诏行事,何罪之有?”监斩官刘颂哭得比他还惨——毕竟谁都知道,这不过是贾南风“用完即焚”的常规操作。21岁的楚王人头落地时,洛阳百姓自发建祠堂痛哭,连老天爷都配合地打雷下雨,仿佛在说:“这届编剧太狠了!”
五、历史显微镜:流星为何陨落?
1. 武力值MAX,政治力负分
司马玮像极了电竞高手误入宫斗局:带兵打仗是王者段位,玩权谋却是青铜水平。他至死都没明白,在贾南风设计的剧本里,自己只是“临时演员”,杀完人就得领盒饭。
2. 性格决定命运
史书说他“性如烈火,少年果锐”,这种“路见不平拔刀砍”的性子,在尔虞我诈的洛阳根本活不过三集。连房玄龄都吐槽:“玮少年果锐,多立威刑,朝廷忌之。”
3. 时代的牺牲品
司马炎分封制埋雷+贾南风煽风点火+宗室内卷,造就了西晋版“大逃杀”。司马玮就像被丢进斗兽场的角斗士,再怎么勇猛也逃不过编剧(贾南风)的剧本杀。
六、历史的AB面:暴君or悲情英雄?
在正史里,他是“八王之乱始作俑者”;在民间传说中,他却是“为民请命楚王爷”。这种反差萌源于他复杂的多面性:
杀戮机器:制定酷刑、连诛三族时,他是令人胆寒的活阎王;
理想主义者:抱着诏书喊冤的模样,又像坚信正义的中二少年;
矛盾综合体:杀叔爷爷时眼都不眨,面对贾南风却优柔寡断,活脱脱“权游里的奈德·史塔克中国分克”。
正如洛阳百姓为他建的祠堂,历经千年仍香火不绝——或许人们怀念的,不是那个掀起腥风血雨的楚王,而是曾经那个在荆州励精图治,让“山野名儒竞相来投”的少年藩王。
结语:血色浪漫的青春祭
司马玮的故事像极了一部黑色幽默剧:拿着龙傲天剧本出场,演着演着成了炮灰男配。他用21年人生诠释了什么叫“历史洪流中的身不由己”——在权力的牌桌上,再好的牌技也抵不过庄家(贾南风)暗中洗牌。如今回望这段历史,除了感叹“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更该记住《晋书》的警示:“谗巧乘间,艳妻过听。构怨连祸,递遭非命。”这十六个字,何尝不是历代权力游戏的通用说明书?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