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咏西晋名臣卢志》
范阳承祖烈,临邺淬青锋。
谏月悬玄幄,铭功勒景钟。
势移疏远略,节劲守孤忠。
玉碎星躔晦,途穷雪瘗踪。
残碑铭晋祚,犹振建安风。
一、开局即巅峰:范阳卢氏的“天选之子”
如果魏晋名士圈有“投胎大赛”,卢志绝对能挤进前三。他的曾祖父卢毓是曹魏三朝元老,祖父卢珽官至卫尉卿,父亲卢廷更是西晋尚书,家族显赫程度堪比现代“红N代”。范阳卢氏这个IP,从汉末卢植开始就自带“学霸世家”光环。卢植当年在虎牢关教刘备读书时,可能想不到自己的基因能开挂到这种程度——曾孙卢志不仅继承了祖传的智商,还解锁了“颜值即正义”的附加技能。《晋书》说他“形神魁伟,目若朗星”,活脱脱是西晋版的“江左梅长苏”。
不过这位公子哥的职场生涯,可比现代社畜刺激多了。当时的邺城是成都王司马颖的根据地,司马颖一见卢志,立刻被他“清敏有理思”的才华圈粉,当场拍板:“你就是我的张良!”从此,卢志从地方县令一跃成为司马颖的“首席智囊团团长”,开启了“谋主”生涯。有趣的是,司马颖本人是个重度外貌协会会员,他选谋士的标准堪比现代选秀:“长得帅的留下,丑的叉出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后来陆机、陆云兄弟也能在他手下混得风生水起——毕竟江东二陆的颜值,可是能引发洛阳万人空巷的顶流水平。
二、高光时刻:智斗司马伦的“职场教科书”
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篡位称帝,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伐,司马颖被拉入“反伦联盟”。然而前锋赵骧初战失利,军中一片哀嚎,有人建议退守朝歌保命。卢志却淡定摇头:“敌军刚赢,肯定在开庆功宴,这时候连夜偷袭,才是真正的‘996福报’啊!”他提议精选精兵“星行倍道”(加班加点行军),果然打得司马伦措手不及。此战之后,卢志的职场声望直接拉满,司马颖更是感叹:“得卢子道,如鱼得水!”
更绝的是后续操作。司马颖因战功被封为“辅政双雄”之一,卢志却劝他主动退让:“老板,咱得学学司马懿!您现在捧着‘孝顺老妈’的借口回封地,把舞台让给齐王,既能刷‘淡泊名利’的人设,又能暗中攒口碑。”司马颖依计行事,果然赢得“天下归心”的美誉。这波操作堪称古代版“饥饿营销”——别人抢破头的权力,他偏要玩“欲擒故纵”,结果成功让司马颖成为西晋顶流诸侯。而卢志也喜提武强县侯,加封散骑常侍,相当于从“总监”升级为“集团副总裁”,年薪直接翻三倍(食邑一千户)。
不过卢志的智慧可不止于此。当司马颖想给士兵发双倍工资收买人心时,他及时刹车:“老板,发钱不如发奖状!给阵亡将士立纪念碑,既省钱又能感动家属。”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公关策略,让司马颖的粉丝量暴涨,连吃瓜群众都说:“跟着成都王混,三天饿九顿,但心里暖烘烘!”
三、忠义悖论:老板膨胀了怎么办?
可惜好景不长,司马颖掌权后逐渐“飘了”。太安二年(303年),河间王司马颙忽悠他攻打洛阳,卢志苦劝:“咱已经靠‘仁义人设’圈粉全国,何必亲自下场撕逼?”但司马颖沉迷“武力征服”的爽感,硬是带兵杀入洛阳,结果引发连锁反应:皇帝被劫持、军阀混战升级,最终司马颖兵败如山倒。
这里有个历史名场面:当司马颖带着晋惠帝逃亡时,卢志建议轻装简从快速转移。但司马颖的老妈程太妃突然“恋邺城综合症”发作,非要打包全部家当。卢志看着装满金银细软的八十辆牛车,内心OS:“这是逃难还是搬家啊?!”结果队伍慢如蜗牛,被追兵赶上时,司马颖的1.5万大军只剩五个骑兵——这波操作堪称古代版“搬家误国”。
更离谱的是,当卢志建议连夜渡河保命时,程太妃又哭着要见道士。结果冒出个“黄半仙”,喝完两杯酒就甩袖子走人,程太妃这才同意启程。这段剧情若拍成电视剧,弹幕绝对刷屏:“带不动!真的带不动!”“论猪队友的杀伤力”“建议卢志跳槽曹操”……而现实是,卢志用几辆鹿车(古代版“五菱宏光”)载着皇帝逃命时,连饭都吃不上,全靠沿途百姓送小米粥续命。堂堂帝王混成“要饭天团”,卢志的内心恐怕在滴血:“这届老板太难带了!”
四、悲情终章:忠诚到死的“职场殉道者”
司马颖最终被范阳王司马虓囚禁,后者暴毙后,长史刘舆直接处决了这位落魄王爷。当其他下属作鸟兽散时,只有卢志默默收殓旧主尸身,独自送葬。时人感慨:“乱世见忠臣,卢子道真义士!” 但这份忠诚的代价是惨烈的——永嘉之乱中,他携家投奔连襟刘琨,却在途中被汉赵将领刘粲俘虏。面对劝降,卢志冷笑:“让我给匈奴打工?我范阳卢氏的家训里可没有‘灵活就业’这一条!”最终全家遇害于平阳,连刚满月的孙子都没能幸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