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绝的是他当真带了茶具。据《凉州记》载,谢艾在胡床上泡的是“三炮台”(兰州特色盖碗茶),还故意让亲兵大喊:“将军说茶凉之前结束战斗!”这种心理施压让赵军先锋彻底崩溃。城西埋伏的两千骆驼弩骑兵更被灌了西域葡萄酒,冲锋时亢奋异常,堪称古代版“醉驾敢死队”。
第三战:曲柳大决战(347年)
谢艾在此战展现了顶级战略眼光。他发现赵军十二万人来自八个民族,于是:
给羌族送盐(西北硬通货);
给鲜卑送《齐民要术》(他们正想学农耕);
给汉族降兵发“返乡路费”。
等麻秋发觉时,三分之一的部队已成观众席。决战当日,谢艾更让士兵用盾牌拼出“回家”两个巨字,导致赵军当场倒戈上万人。石虎得知战报后哀叹:“吾以偏师定九州,今以九州制偏师而不克!”
四、儒将本色:战场上的“行为艺术家”
谢艾的“文人趣味”在治军时尤为明显:
穿搭达人:白衣白帽配小车,气死麻秋不偿命;
心理大师:猫头鹰变吉祥物,士气瞬间拉满;
时间管理大师:白天打仗,晚上写书(着有《谢艾集》,敦煌遗书存其《诫子书》片段:“用兵如烹鲜,火候最紧要”);
基建狂魔:被贬酒泉太守时,还顺手修了钟鼓楼。
他的战术更是“缝合怪”鼻祖:空城计致敬诸葛亮,心理战媲美周瑜,游击战比肩李牧。难怪后世称他“十六国第一儒将”。
五、悲剧落幕:死于“办公室政治”
1. 士族围猎(348-353年)
谢艾的崛起触动了敦煌阴、索两大豪族的蛋糕:
阴氏指控他“私造军械”,因其改良诸葛连弩未报备工部;
索氏翻出他年轻时写的《非儒论》,扣上“毁谤圣教”罪名;
最致命的是张重华宠妃裴氏(裴恒侄女)的枕头风:“谢艾在军中自称‘凉州周公’!”
2. 张祚篡位的血腥棋局
353年张重华病危时,权臣张祚已布下死局:
买通谢艾副将张瑁,诬告其“私通东晋”;
在谢艾奉诏回姑臧途中,派两百死士伪装成羌族劫匪;
失败后改用阳谋:趁谢艾进宫述职,以“无诏佩剑”为由当场逮捕。
3. 刑场荒诞剧
《十六国春秋》载,谢艾临刑前发生三件诡事:
刑场突降六月雪,百姓高呼“天公鸣冤”;
监斩官宋混(后为谢艾平反者)佩刀自断;
谢艾笑索纸笔,写下“艾罪当诛,然凉州必亡”八字预言。
更具讽刺的是,张祚为彰显“公正”,特意选用谢艾发明的“断头弩”行刑——这种弩箭本用于战场速杀,却成了缔造者的归宿。
六、历史回响:被篡改的记忆与复活的神话
1. 官方“消音工程”
张祚篡位后系统清洗谢艾痕迹:
焚毁其所有奏章,仅余《谏伐秦疏》因藏于敦煌佛窟幸存;
将三次大捷改写为“张祚指挥之功”;
甚至把“麻秋”改成“马秋”,防止胡将之名刺激民族情绪。
2. 民间记忆逆袭
凉州百姓用暗语保存历史:
把谢艾发明的压缩军粮称作“艾饼”(今甘肃特产);
在酒泉钟鼓楼刻“白鹰逐犬”浮雕(白鹰喻谢艾,犬指张祚);
传唱童谣:“麻胡哭,谢郎笑,姑臧城头换白帽”。
3. 考古震撼发现
2019年武威唐代墓葬出土壁画,清晰显示谢艾形象:
左手持《左传》,右手握连弩;
脚下踩着刻“祚”字恶鬼;
题记“大凉战神谢公艾”——说明直到唐代,民间仍在反抗官方的历史篡改。
七、余韵千年:荒诞与永恒的交响
这个把战争玩成“剧本杀”的文人,其实撕破了历史的荒谬性:
他赢了所有战场,却输给一道盖章的诏书;
他的连弩能射穿铁甲,射不穿士族的唾沫星子;
他保住了汉文明火种,却被这火苗烧成灰烬。
站在兰州黄河边,看游客们吃着“艾饼”自拍打卡,忽然觉得谢艾赢了——他用荒诞对抗荒诞,最终把自己变成了不朽的“历史梗”。
后记:《临江仙?祭凉州谢艾》
河西残月凉州雪,十年独照孤臣。
玉门羌笛陇头云。
轻摇羽扇起,戈破麻胡军。
戏罢空城茶尚酽,笑谈千帐灯昏。
麒麟阁上未留痕。
酒泉钟鼓夜,犹唤白衣人。
喜欢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