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咏后赵右侯张宾》
少年经纬吞云志,手握龙韬拓八荒。
石室秘图参紫极,中原棋局演玄黄。
悬鱼堂下清风冽,立木城头法度彰。
忽陨将星沉翼轸,羯歌吹彻太行苍。
一、开场:一个自命不凡的年轻人
公元3世纪末的西晋,天下大乱的程度堪比“群雄争霸版吃鸡游戏”——匈奴、羯族、鲜卑等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原大地成了“五胡”的战场。在这片混乱中,一个河北小伙张宾登场了。他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是中山太守张瑶,从小博览群书,尤其爱读《史记》《汉书》,对张良的谋略佩服得五体投地。某天,他对着弟弟们放出豪言:“我的智商绝对不输张良,就差一个刘邦了!”
张宾的“自比张良”可不是随便说说。他每天在家对着镜子练习“运筹帷幄”的表情,还让弟弟们扮演敌军配合他演戏。一次,弟弟张宝忍不住吐槽:“哥,你对着空气挥剑的样子,村口大黄狗看了都摇头!”张宾却一脸严肃:“你懂什么?这叫模拟战场!”
然而现实很快给他泼了冷水——他在中丘王手下当了个小都督,结果上司是个“职场PUA大师”,既不赏识他的才华,还让他天天处理鸡毛蒜皮。某日,上司让他写一份《关于如何提高军营厕所卫生的报告》,张宾气得差点把竹简砸了:“我张良转世,你让我管茅房?!”一怒之下,他辞职回家“躺平”,边啃老边等待他的“刘邦”。这一等,就等来了改变他命运的男人:羯族猛男石勒。
二、投奔石勒:从“冷板凳”到“首席智囊”
石勒当时是匈奴汉国(前赵)的大将,身份堪称“地狱级逆袭”——从奴隶到将军,堪称五胡时代的“草根顶流”。张宾一眼相中他,提着剑冲到军营门口大喊:“我要见石勒!他能成大事!”
石勒正啃着羊腿,听说有个书生求见,嘟囔道:“读书人?不会是来蹭饭的吧?”张宾进门后,石勒故意刁难:“你说你能谋天下,那我问你——现在天下大乱,我该往东还是往西?”
张宾微微一笑:“往东是晋朝老巢,往西是刘曜地盘,都不如回河北老家!”
石勒一愣:“为啥?”
张宾掏出地图(实际是随手画的羊皮):“河北是您发迹之地,群众基础好,还能避开其他势力内卷!”
石勒听得两眼放光,但为了面子,还是摆摆手:“先当个普通参谋吧!”
转机出现在310年。石勒率军杀到江汉平原,打算占块地盘当“南方一哥”。张宾却泼冷水:“南方潮湿多雨,咱北方汉子水土不服,不如回河北老家搞事业!”石勒没听,结果粮草耗尽,被晋军揍得灰头土脸。他这才想起张宾的话,连夜北撤,顺道攻下新蔡、许昌,站稳脚跟。从此,石勒看张宾的眼神从“路人甲”变成了“星星眼”,封他做“右侯”,开会必问:“右侯你怎么看?”
张宾的逆袭堪称古代版《杜拉拉升职记》:
精准吐槽:老板犯错时不直接说“你错了”,而是“我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刷存在感:每次开会都带PPT(竹简版);
绑定老板:石勒行军时,他连帐篷都搭在隔壁,美其名曰“随时聆听领导指示”,实际是防止其他谋士抢功。
三、战场上的一系列神操作:在群雄争霸之中晋级
1.神操作一:借刀杀人,干掉竞争对手王弥
乱世中,石勒的“同事”王弥是个狠角色。两人表面称兄道弟,实则互相提防。张宾看穿王弥的野心,劝石勒:“这哥们比晋军危险十倍,得趁早收拾!”
王弥堪称“作死小能手”:
给石勒送礼物,盒子里塞纸条:“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但金子归我”;
当着石勒面炫耀:“我昨天又收了三个太守当小弟!”;
甚至偷偷给匈奴皇帝刘聪打小报告:“石勒可能要跳槽!”
机会来了——王弥被晋军围殴,向石勒求救。张宾一拍大腿:“这是送上门的机会啊!咱假装帮忙,实则挖坑!”
石勒带兵解围,王弥感动得热泪盈眶,立马摆酒答谢。酒过三巡,石勒突然摔杯:“这杯子质量太差了!”(实为暗号)伏兵四起,王弥当场领了盒饭。事后石勒还假惺惺发朋友圈:“痛失挚友,心如刀绞!”配图是王弥送他的那把刀。
张宾这招“扮猪吃老虎”,堪称职场斗争的教科书级案例。网友辣评:“王弥用生命证明:在狼人杀局里装好人,必吃毒药!”
2.神操作二:暴雨中的“北漂”战略
312年,石勒想南下攻打建业(南京),结果遇上暴雨,士兵们饿着肚子在泥里打滚,军中爆发瘟疫。部下们吵成一团:“投降吧!”“硬拼吧!”
骑兵队长:“马都瘦成闪电了,跑起来像抽风!”
伙夫长:“今天午饭是凉水煮树皮,VIP加餐——多一片树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