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咏后赵末帝石祗》
朔风卷纛裂黄旌,襄国孤城斗死兵。
帐下霜刀凝月冷,山河影碎五更声。
若是让石祗自己写墓志铭,他可能会这么开头:"这里躺着一位被迫营业的皇帝,专业背锅二十年,擅长在刀尖上跳胡旋舞。"这位后赵末代君主恐怕到死都没想明白,怎么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架上龙椅成了活靶子。这位被迫营业的后赵末代君主,就像被扔进斗兽场的厨子,左手拎着锅铲,右手举着玉玺,在刀光剑影中表演着荒诞的求生杂技。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当皇帝不如种田,搞政治不如烤红薯。
一、佛系王爷的躺平人生
在邺城的皇家动物园里,少年石祗曾有过惊世骇俗的发言:"当老虎多好,每天有人喂肉,还能在太阳底下打盹。"这话把驯兽师吓得当场表演了个原地晕厥——毕竟他爹石虎正是不折不扣的"人形老虎"。
作为石虎第十一子,石祗完美避开了皇位争夺战的VIP席位。当兄弟们忙着搞暗杀、养死士、给老爹下毒时,他在自家庄园搞起了"三农实验田"。史书记载他"尝引黄河水灌田,亩产三斛",这产量放在五胡十六国,堪比袁隆平再世。
建武六年(340年)春,太子石邃送来请柬:"十一弟速来东宫,有西域美人相赠。"石祗看了眼正在抽穗的麦田,提笔回信:"麦子说它想我了。"后来才知道,那天赴宴的三个皇子,全被石邃做成了人肉刺身。
这位农业发烧友最着名的外交壮举,是把高句丽使者送来的夜明珠换成了二十车粪肥。当使者气得要拔刀时,他认真解释:"明珠照明不过方寸之地,粪肥养活的可是万家灯火。"这话后来被刻在襄国城门上,成为羯族版的《悯农》诗。
二、登基大典:史上最穷剧组
永和五年(349年)冬,襄国粮仓里数麻袋的石祗,突然被一群血人扑倒。缺牙老将抱着他的大腿哭嚎:"冉闵在搞种族清洗,殿下快称帝吧!"他转身想钻粮垛,却被塞进冰凉的传国玉玺,冻得直跳脚:"这玩意儿比冻梨还冰!"
登基大典穷得惊天地泣鬼神:
龙袍是三十张羊皮现缝的,风一吹就下"羊毛雨";
玉辇用运粮车改装,轮子吱呀作响堪比驴叫春;
仪仗队由二百屠夫客串,自带血浆特效;
祭天三牲刚摆上祭坛就被饥民哄抢,礼部尚书急中生智:"神仙闻闻味就行!"
最绝的是登基诏书,因找不到会写骈文的大臣,直接抄了《齐民要术》序言。当石祗颤巍巍坐上龙椅时,"咔嚓"一声摔了个四脚朝天——原来这把龙椅是蝗灾时当柴火烧剩下的。
三、治国就像开盲盒
新朝首届内阁会议堪比吐槽大会:
兵部尚书:"现有五万士兵,三万没裤子,两万在窜稀";
户部尚书:"粮仓老鼠比守军还壮,建议开展吃鼠大赛";
工部尚书:"城墙裂缝能塞骆驼,全城只剩三把铲子"。
石祗的治国方略活像东北乱炖:
军事改革:让汉人工匠教羯人打铁,报酬是每天多喝半碗小米粥(结果造出的刀剑砍棉花都费劲);
文化融合:军营扫盲班用《孙子兵法》配春宫图(士兵们文化课全勤率创历史新高);
外交策略:给前燕送烤全羊附赠《胡旋舞教学视频》,给东晋寄羯族美男写真集;
经济政策更是脑洞清奇:发行"粮本位"货币,钱币刻着"凭票兑小米二合"。结果民间用粮票玩"斗地主",赌输的百姓抱着空粮袋哭晕在厕所。
四、战役中的行为艺术
邯郸之战:石琨率十万大军出征,阵前突然下起大雨。羯族骑兵的皮甲泡发成海绵装,汉人士兵的铁甲锈成龟壳。冉闵军趁机推出"移动烤鸭架"战术——火攻+钩镰枪,杀得后赵军哭爹喊娘。战后统计伤亡,文书官因数字太长直接摆烂:"反正尸体堆得比邯郸城墙还高"。
苍亭对决:冉闵派出"吃货军团",阵前架起三百口铁锅炖羊肉。后赵守军闻着香味集体叛逃,气得石祗连夜发明"鼻塞战术",结果士兵们把蒜泥塞鼻孔导致全员嗅觉失灵。
襄国围城:冉闵搞起"房地产攻势",在城外盖起联排小楼种菜养猪。石祗派细作往菜地倒夜香,反被冉闵做成"金汁炮弹"射回城内。这场"生化战争"导致襄国瘟疫横行,连老鼠都组团外逃。
五、称帝不如当网红
永宁二年(351年)雪夜,石祗盯着"去帝号"诏书,感觉自己像准备官宣离婚的顶流。他召开民主座谈会,现场秒变相声专场:
老臣张举:"咱这皇帝当得比临时工还惨,改叫赵王多体面"。
羌族酋长:"学楚霸王!叫'西楚霸王·羯族限定款'"。
伙头军提议:"整个联名款,'燕赵联合皇帝'咋样?"
最终方案充满自嘲精神:在告示加注"本职位有效期至下月十五"。次日菜市场大妈都在八卦:"皇上改行当王爷,正在二手市场直播卖龙袍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