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天在办公室王汉林和指导员谈论了未来的危机,预感和基地明年的计划之后,指导员的脾气越来越不好。
王汉林知道指导员有些焦急,但目前的情况确实无法与他深入探讨和商量,只能劝他顺其自然。
让基地里的人感受到一些紧迫感,或许也是件好事。
王汉林的生活就像一台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一样,每天按部就班地重复着相同的事情。
他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后便出门上班,工作一整天后下班回家,偶尔会去河边钓钓鱼放松一下。
然而,这看似平凡的生活背后,王汉林却有着自己的计划和思考。
他深知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的弊端,因此他并不想将所有的权力都握在自己手里。
相反,他希望能够将权力下放,将其中的 90%分配给其他人,而自己只保留 10%。
这样一来,即使有一天他被调查或者调走,这个基地依然能够正常运转。
对于王汉林来说,他最关心的并不是个人的权力和地位,而是这个基地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行。
他明白,没有他的情况下,基地能够保持最基本的运行和维持现状,这已经让他非常满足了。
毕竟,未来的事情谁也无法预知,谁也不知道自己在未来会面临怎样的状况。
所以,王汉林现在选择让大家去尝试,去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
他会给予他们指导和建议,告诉他们应该如何去做,带领他们走出困境。
尽管他自己也承认,很多时候他所做的决策都只是碰运气而已。
在很多事情上,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向前推进,并非一切都能得心应手地处理。
不过,王汉林并不是毫无头绪。
他有着先辈们总结下来的宝贵经验,还有自己所知道的一些成果。
他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反推的方式来摸索前进的道路,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着过河一样,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找到正确的方向。
最近这几天,由于爷爷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所以他常常会来找王汉林。
他们两个人坐在一起,无所不谈,话题涵盖了社会、国家、生活以及发展等各个方面。
王汉林心里暗自思忖,他觉得这件事情有些奇怪。
因为在此之前,由爷爷从来没有主动找过他讨论这些问题。
他不禁想到,这很可能是指导员和由老爷子之间有过某种交流,所以由老爷子才会突然对他产生兴趣,并找他探讨这些问题。
王汉林对由老爷子的到来既感到荣幸,又有些紧张。
毕竟,由老爷子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他的见解和智慧无疑会给王汉林带来很多启发。
然而,王汉林也意识到,由老爷子可能并不是单纯地想要和他交流,而是在有意无意地“套路”他。
果然,在讨论的过程中,由老爷子开始询问王汉林一些关于应对突发状况的问题。
比如,如果发生了某些社会问题、国家问题或者生活问题,他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
这些问题让王汉林有些措手不及,但他还是尽力回答了由老爷子的问题。
通过与由老爷子的深入探讨,王汉林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各种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尽管他对由老爷子的“套路”有些无奈,但他也明白,这是一种宝贵的学习机会。
王汉林说:“由爷爷,这些事情我们只能做准备,国家也只能做准备,比如,现在开始储存粮食,调查各地的储粮状况,还有积极种植耐旱作物!”
现在看来,也就只有由老爷子能够这样跟王汉林深入探讨这些复杂的问题。
李爷爷最近身体状况不佳,大家都不敢将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急事情告知他,以免加重老爷子的病情。
“由爷爷,很多事情并不是我能去解决的,也不是您来解决的,我只能在我的能力范围内解决基地人,不挨饿。”
王汉林把自己能说的、能预测的一些事情,经过自己的语言加工和谨慎思考后,与由老爷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由老爷子根据王汉林的假设,开始思考如果真的发生这些事情,他们该如何应对,以及事情发生后,又该如何解决?
“由爷爷,怎么应对我都做完了,基地是怎么做的,您让指导员整理后交到上级就行了,至于做不做,那就不是我能解决的了。”
对于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王汉林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但老爷子似乎并不完全认同,认为王汉林在某些方面显得有些小家子气,缺乏更广阔的视野。
王汉林说爷爷我只能为这个基地负责,为我的家人付出了,难道你还让我为整个国家负责吗?
我也负责不了,我也没那个能力,我的能力是有限的。
我真的做不了太大的事,我没什么上进心。您别把我吹得太高,有一天我摔得会很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