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龙安心发现那个位置的蜂团格外大,而且形状怪异——不是常见的倒挂水滴形,而是扁平展开,像是一张金色的毯子覆盖在房梁上。更奇怪的是,那个蜂团中央隐约可见一个暗色的物体,大约有拳头大小。
"那是...蜂王?"龙安心小声问道。
务婆摇摇头:"是'老蜂心'。蜜蜂的记性比人长,它们记得住三代人的恩怨。"她的目光变得深远,"上次见到这种景象,还是1958年..."
老人的话被突然加剧的蜂鸣打断。西北角的那个巨大蜂团突然骚动起来,蜜蜂像喷发的火山岩浆一样向四周扩散。龙安心本能地护住头脸,却发现蜂群并不是冲他们来的,而是向着仓库的各个角落飞去。
"它们在标记领地,"务婆的声音里带着忧虑,"这不是普通的搬家,是逃难。有什么东西把它们赶出了原来的家。"
就在这时,阿雅抱着一个陶罐匆匆跑进来:"务婆,甜酒来了!"
务婆接过陶罐,揭开盖子,一股浓郁的甜香立刻弥漫开来。她用手指蘸了些酒液,轻轻弹向四周,同时用古苗语低声吟唱起来。龙安心虽然听不懂全部歌词,但能辨认出几个重复出现的词汇:"回家"、"安宁"、"原谅"。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随着务婆的吟唱和甜酒的香气扩散,蜂群的骚动渐渐平息下来。飞舞的蜜蜂陆续回到蜂团上,整个仓库的嗡鸣声降低了一个八度。
务婆将陶罐递给龙安心:"把酒倒在仓库四角和中央,每处倒三滴,不要多也不要少。"
龙安心小心翼翼地照做。当他走到西北角那个最大的蜂团下方时,突然感到一阵异样的震动从脚底传来,紧接着是某种低频的嗡嗡声,不同于蜜蜂发出的声音,更像是...电子设备?
他蹲下身,耳朵贴近地面。没错,是一种有规律的震动,每隔几秒就出现一次。正当他想进一步探查时,务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别管地下的事,先做完仪式。"
龙安心只好继续完成甜酒祭祀。当最后一滴甜酒落在仓库中央的地面上时,务婆突然提高音量,用苗语喊出一串急促的词句。几乎是同时,西北角的蜂团中央那个暗色物体"啪"地一声掉了下来,正好落在龙安心面前。
那是一个蜂窝的残片,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蜂房,但形状扭曲,像是被某种力量强行改变了结构。更令人不安的是,蜂窝表面覆盖着一层暗蓝色的物质,在阳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务婆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跟我猜的一样。这是'铁花病',蜜蜂受不了铁器的味道。"
龙安心捡起那块蜂窝残片,轻轻一捏,蓝色物质就碎成了粉末。他凑近闻了闻,有股微弱的铁锈味,但更强烈的是另一种他说不上来的气味,像是烧焦的塑料。
"这不是普通的铁锈,"他低声说,"像是某种...电磁干扰留下的痕迹。"
务婆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去问问那些在山顶上立铁杆子的人吧。"
龙安心猛然想起,半个月前,县移动公司开始在雷公山最高处安装新一代通信基站。当时他还帮忙调整过天线角度,记得工程师说过这是"5G增强型"设备,辐射功率比普通基站大很多。
"您是说,基站把蜜蜂赶出了它们的栖息地?"龙安心难以置信地问。
务婆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指向仓库的窗户:"看外面。"
龙安心走到窗边,透过积满灰尘的玻璃向外望去。远处的山坡上,原本应该开满野花的草地现在一片枯黄,像是被无形的火焰烧过一样。而在枯黄区域的中心,矗立着那座崭新的通信基站,天线在晨光中闪闪发亮。
"花魂离枝,"务婆重复道,"没有花,蜜蜂就只能找甜的地方住。我们的仓库里有蜂蜜、有果脯,对它们来说就是最后的避难所。"
龙安心感到一阵寒意爬上脊背。他想起了父亲留下的笔记本里提到过,1960年代村里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是因为地质队在附近进行爆破勘探,导致整个山区的蜂群集体迁徙。不同的是,那次蜜蜂全都死在了路上,没有一个蜂群找到新的家园。
"那现在怎么办?"他问道,"我们不能让蜂群一直待在仓库里,但要是赶它们走..."
"赶不走,"务婆斩钉截铁地说,"除非找到让'铁花病'消失的办法,否则它们哪儿也去不了。"她顿了顿,"按古歌里说的做:甜酒祭祀三天,给它们一个临时的家。同时,你得去解决那个铁杆子的问题。"
龙安心点点头,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交汇点上。务婆的方法或许能暂时安抚蜂群,但要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科学的手段。
"我先送您回去休息,"他对务婆说,"然后去找杨教授商量。州农科院应该有办法。"
务婆微微一笑:"科学和古歌,就像蜜蜂的两只翅膀,少一个都飞不起来。"她转身向门口走去,又回头补充道:"记住,在第三天日落前,必须准备好新的蜂箱。它们不会在这里久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