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办法阻止吗?"
"除非能证明那块地有特殊文化价值,"赵志强压低声音,"或者..."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你能找到林妍,走个后门。毕竟你们..."
"不可能。"龙安心斩钉截铁地说。
赵志强耸耸肩,把文件收进公文包:"随你。不过老同学劝你一句,别跟郑家硬碰硬。他们去年搞青阳镇项目时,有个村民带头抗议,现在还在医院躺着呢——'意外车祸'。"
走出茶馆,烈日当头。龙安心站在工商局门口,掏出手机想给吴晓梅打电话,却发现有十几个未接来电——全是合作社的号码。他正要回拨,一条微信弹出来:
"阿心哥,电视台的人来了,说要采访紫米田的事。梅姐让你赶紧回来。——小满"
回村的班车上,龙安心一直盯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山峦。赵志强的话在耳边回响:"林妍现在是林氏集团的公关总监...去年十一月...签名的人是林妍..."
他突然想起分手那天的情景。广州暴雨,他在工地宿舍收拾林妍落下的发圈,电话响了。"我妈在老家给我找了个公务员,"林妍的声音混着麻将声,"你连首付都拿不出,我们不会有未来的..."
班车一个急刹,打断了回忆。前排的小孩撞在前座上,哇哇大哭。龙安心这才发现自己的T恤后背已经湿透,黏在座椅上发出轻微的撕裂声。
合作社门口停着一辆印着"黔东南电视台"字样的采访车。龙安心刚下车,就被吴晓梅拉到了一边。她今天穿了那件靛蓝色的苗衣,头发盘得一丝不苟,耳垂上挂着小小的银蝴蝶——是他去年在州里买的生日礼物。
"省台来了两个人,"吴晓梅语速很快,"说是要做乡村振兴专题,但我看他们一直在拍梯田上的图腾旗,还问了很多关于'遗址'的问题。"
龙安心心头一紧:"你告诉他们陶片的事了?"
"说了,但他们好像早就知道,"吴晓梅皱眉,"有个女记者直接问是不是瑶族祭祀遗址。"
这太巧合了。龙安心刚发现陶片上的瑶族纹样,电视台就来问这个?他想起赵志强说的"林妍是公关总监",胃部一阵绞痛。
"人在哪?"
"会客室。阿公在应付他们。"
会客室里,阿公正用苗语夹杂着生硬的普通话,向两个记者讲述苗族古歌里的创世故事。龙安心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女记者——三十出头,精致的妆容,手里拿着最新款的iPhone。她旁边是个扛摄像机的年轻男人,T恤上印着某摇滚乐队的logo。
"这位就是我们的龙经理,"吴晓梅介绍道,"合作社的创始人。"
女记者立刻站起身,伸出手:"李婷,省台《乡村新视野》的。这位是我们摄像小王。"
龙安心握了握她的手,触感冰凉滑腻,像握着条鱼。"听说你们对我们的紫米感兴趣?"
"是的,"李婷笑容甜美,"我们接到观众爆料,说你们这里发现了古代遗址?而且,"她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和瑶族文化有关?"
果然。龙安心看了吴晓梅一眼,后者几不可察地摇了摇头。
"只是些陶片,"龙安心平静地说,"还没请专家鉴定。"
"能带我们去看看吗?"
"恐怕不行,"龙安心指了指窗外,"下雨了。"
确实,远处山峦已经蒙上了一层雨雾。李婷显得有些失望,但还是坚持问了些关于合作社的问题。龙安心注意到她特别关心"土地权属"和"政府批文",而对紫米种植技术只是敷衍地问了几句。
采访结束后,龙安心坚持要送他们到村口。雨已经下大了,吴晓梅塞给他一把黑伞。
"龙经理,"临上车前,李婷突然转身,"有人托我给您带句话。"
龙安心握伞的手紧了紧:"谁?"
"'山不转水转',"李婷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她说您会明白的。"
车窗摇上之前,龙安心看到李婷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保温杯,杯身上印着"林氏集团"的logo。
雨越下越大。龙安心站在村口的古枫香树下,看着采访车的尾灯消失在雨幕中。"山不转水转"——这是分手那天他对林妍说的最后一句话。当时她冷笑了一声,说:"别自我安慰了,山不转水转是因为水往低处流。"
回到合作社,龙安心发现吴晓梅正在仓库里整理绣片。雨声敲打着铁皮屋顶,像无数细小的鼓点。
"他们不对劲,"龙安心直接说,"那个女记者是林妍的人。"
吴晓梅的手停顿了一下:"你怎么知道?"
"她带的话。'山不转水转',是我和林妍分手时说的。"
吴晓梅慢慢卷起一幅绣了一半的星辰纹,银针在她指间闪着冷光。"所以...她是来示威的?"
"更像是试探,"龙安心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林妍想知道我们发现了什么,有多少底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