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欢呼声。汉斯示意队伍隐蔽,自己则爬上一块突出的岩石。借着渐渐亮起的天光,他看到山谷中有一群人正围着一个奇怪的装置——那看起来像是贝塞麦转炉的拙劣仿制品,但结构又有些不同。
更让汉斯震惊的是,那些人正从炉中倾倒出通红的钢水。即使在这么远的距离,他也能看出那钢水的质量极佳——流动时呈现出漂亮的蓝紫色氧化膜,而不是普通碳钢的暗红色。
"必须毁掉它。"汉斯咬牙道,"这种技术如果扩散..."
他的命令还没说完,一声枪响划破晨空。汉斯感到左臂一阵剧痛,鲜血立刻浸透了伪装用的粗布衣服。
"有埋伏!"佐藤大喊着拔出军刀,但更多的枪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两名特种兵应声倒地,其余人立刻寻找掩体。
汉斯捂着伤口,看到山坡上出现了几十名八路军战士,他们手中的步枪在晨曦中闪着冷光。最引人注目的是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年轻人,他手里拿着一支造型奇特的手枪,枪口还冒着青烟。
"陈长安..."汉斯喃喃道。他在情报照片上见过这张脸——八路军兵工厂的技术负责人,据说掌握着某种神秘的冶金技术。
两人隔着山谷对视了一秒。汉斯突然明白了什么,他猛地转身对佐藤吼道:"撤退!这是个陷阱!"
但为时已晚。随着一声巨响,他们脚下的土地突然塌陷,露出一个三米深的陷坑,坑底插满了锋利的竹签。又有三名特种兵掉了进去,惨叫声在山谷中回荡。
汉斯被佐藤拖着向后撤,他的金属分析仪掉在了陷坑边缘。最后一瞥中,他看到那个叫陈长安的年轻人捡起了仪器,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德国货。"陈长安摆弄着那个精致的金属盒子,里面的精密齿轮和光学镜片让他惊叹不已,"这是光谱分析仪的原型机,能通过金属的光谱判断成分。"
王铁山凑过来看了看,不屑地哼了一声:"花里胡哨。老匠人用试金石一蹭就知道钢的好坏。"
陈长安笑了笑,把仪器递给身旁的技术员:"收好,以后能派上用场。"他转向王铁山,"王师傅,转炉准备好了吗?"
"就等你了。"老人拍拍身旁的巨大炉体,"按你说的,加了个'什么预热室'。"
陈长安点点头。这是他根据前世记忆改造的关键部分——在传统贝塞麦转炉前增加一个预热室,让铁水在进入转炉前就达到理想温度,从而更好地控制钢的含碳量。
"开炉!"随着陈长安一声令下,工人们开始向炉内投入废铁和石灰石。巨大的风箱被十名壮汉拉动,发出沉闷的轰鸣声。山洞内的温度迅速升高,所有人都汗如雨下。
陈长安紧盯着炉口的火焰颜色。当火焰由红转白时,他大喊一声:"现在!"
王铁山亲自扳动一个杠杆,炽热的铁水从预热室流入转炉。陈长安开始计时,同时指挥工人调节风量。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吹炼时间多一秒或少一秒,都会影响钢的最终质量。
"停风!"三分二十七秒后,陈长安果断下令。
通红的钢水被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砂模中,那是两门75毫米山炮的炮管毛坯。当钢水渐渐凝固时,陈长安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钢水表面浮现出一些奇特的纹路,像是某种花纹。
"咦?"王铁山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他凑近观察,突然倒吸一口冷气,"这...这不可能..."
陈长安定睛一看,顿时浑身一颤。在渐渐冷却的钢坯表面,清晰地浮现出两个汉字的纹路——"自强"。
"是张之洞大人的笔迹..."王铁山的声音颤抖着,独眼中泛着泪光,"和汉阳厂门口那块碑上的字一模一样。"
山洞里一片寂静,只有钢水冷却时发出的轻微噼啪声。所有工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敬畏地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
陈长安蹲下身,轻轻触摸那尚未完全凝固的钢坯。指尖传来的温度让他想起前世参观博物馆时,看到的那把越王勾践剑——历经两千年依然锋利如新,剑身上的菱形暗格花纹至今无法完全复制。
"晶界偏析..."他喃喃自语,"某种微量元素在冷却过程中沿着晶界聚集,形成了这种花纹..."
但内心深处,他知道这解释不了为什么偏偏是"自强"二字。也许,有些事确实超出了科学的范畴。
炮管经过车削、膛线和热处理后,终于到了试射的日子。兵工厂所有人都聚集在试射场,连总部首长都特地赶来观看。
陈长安亲自检查了最后一道工序——用自制的拉线机刻出的膛线完美均匀,炮管内壁光滑如镜。这门炮的每一个零件都是用新方法炼制的钢材制造的,从炮栓到驻退簧,没有任何进口材料。
"装弹!"王铁山高喊。老人今天特意换上了唯一一件没有补丁的褂子,独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