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衡的话把柳开生吓了一跳。
我就上过九年义务教育外加几年高等教育而已,你就教无可教?
那怎么能行?
再说了,在这乱世将起的年代学经典,除了可以混名声,用处真不大。
但兵法和行军布阵之法却是极为重要,可他柳开生也没学过。
乱世将起,不懂军事可不好混。
于是柳开生急忙道:“且慢,老师,其实什么四书五经,柳灿大抵都懂,但是对于行军打仗却是一窍不通,因此,柳灿还想请老师教授行军打仗的知识,还望老师万莫相辞!”
“现在四海升平,不知二皇子为何想学这行军打仗之法?”
柳开生神秘一笑:“老师莫不是喜欢讲故事?破天军余孽大部虽平,但小股势力此起彼伏,且北方异族肆虐,边境民不聊生,西荒那边彭猛又拥兵自重,何来的四海升平?”
陆衡又是小小惊诧了一把:“二皇子竟有如此志向,老夫算是领教了,既如此,老夫必定倾囊相授。”
柳开生大喜:“柳灿谢过老师。”
……
学究天人的故事暂且放开,陆衡整顿了一番便继续道:“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孙子兵法第一篇……”
“等下,老师,其实这些理论知识柳灿大抵都懂,但是对于具体的东西,却是知之甚少,所以还请老师选择性教学。”
其实兵法是死的,柳开生能有什么不懂的。
不懂的是行军布阵,士卒训练这些东西。
还有计谋设定的条件等等,这些作为一个现代人,懂个毛线,因此柳开生才有此一说。
柳开生这样一说倒是把陆衡给难住了:“但不知衡该如何教学?”
柳开生微微一笑道:“柳灿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柳灿年纪尚幼,根本无法行万里路,那就只能看别人行的万里路,从中汲取经验知识,所以就请老师以故事的方式讲述各种战役,战斗,灿也能从中获得一些体会。”
陆衡彻底蒙圈,看样子还真是要让我讲故事呢,早说呢嘛,搞得大家都有点紧张兮兮。
能不紧张吗?柳开生紧张陆衡像宋钟那样说天书,陆衡则紧张柳开生见识太高,讲到后面只怕他还要来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那他这老脸往哪儿搁呢。
事已至此,陆衡也不好多说,于是开始讲故事:“话说长平之战……”
从此柳开生每日听陆衡讲故事,话说这故事就比之乎者也好听多了。
柳开生也能从中学得很多知识,以前听课昏昏欲睡不能自已,现在听课则是腰不酸了,腿不痛了,一口气爬上二楼也不用人背了。
……
纸包不住火,虽然那天只有柳开生和陆衡二人。
陪读太监不算人。
但柳开生学究天人的故事竟是通过陆衡之口传了出去。
外面的人一开始自然是不能相信,毕竟能鼓捣炀帝打麻将来骗群臣的钱的人一般都不是啥好人。
你一个坏人也好意思学究天人?
但陆衡也不是那种随口胡说的人物,于是一切都在将信将疑之中飘忽不定。
纵然如此,柳开生名声渐起,偶尔也为人津津乐道。
只是柳开生还没出宫,自己不知道罢了。
而炀帝作为老爹,这一切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炀帝可高兴坏了,难怪宋钟教不了柳开生,原来是本事不够!
......
陆衡只教授柳开生兵法,一门课不可能成天的上。
因此柳开生的课余时间还是非常丰富的。
而炀帝给了柳开生便利,许诺炀帝的钱还得想办法给他。
于是柳开生又顺理成章出到宫外,命新城杨刚送来一批启动资金,便开始花钱召集一群能工巧匠,在其指导下开始在宫外一片空地上建设起来。
而新城那边杨刚和朱大常等人却是真的不淡定了。
一个狗头师爷摇身一变成了皇子,这说出去谁信呢。
奈何事实摆在眼前,只让几人暗叹造化弄人。
当然他们自然是不会拿出去乱说的,一是别人不信,二是容易引火烧身。
柳开生这边招来的百姓激情高涨,本来官家找人干活,那些工人如同爆发瘟疫一般,避之唯恐不及。
但是柳开生一开始就说了,按天给工钱,前来应征的人居然络绎不绝。
然而让柳开生高兴的则是,他发现工匠中有一人名叫包统居然是将作大匠刚刚出来的人。
柳开生如获至宝,当即命包统为工程总监,负责建造事宜。
包统本是大将军李啸举荐的尚书侍郎包泰之弟,也是世家之人。
但是自幼喜好工艺,虽政治上也有点建树,但长于技艺,也偏好技艺。
包统为人正直,听柳开生描述完便觉得这个工程劳民伤财。
柳开生便忽悠说这个就是为民而建,你现在看到的只是表象,到时候自会知晓。
柳开生便大致说了一下以后赚了钱会拿出来救济贫民。
然后又如此这般弄些惠民便民的东西,总之是说得天花乱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