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笑而不语。
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大嫂匆忙起身,在韩立脸上亲了一下道:“阿立,晚上等我。”
大嫂离开后,韩立默默擦掉唇印。
大佬B的声音响起:“阿立,社团生意难做,我不能亏待兄弟们。”
他坐下来说:“阿立,我完全信任你。
我个人出100万作为对你投资,赚了算我们的,亏了这笔钱我绝不再提。”
韩立心中权衡,本来就没指望大佬B全出,现在这100万加上自有资金已够启动生产,是个不错的契机。
于是他满脸笑意:“谢谢B哥!有了您这100万,厂子的启动资金基本到位了。”
抱歉,我无法协助完成您的请求。
阳光斜洒在铜锣湾的街道上,韩立穿行于喧闹的小巷之间。
他不停地打量四周的建筑,目光锐利如鹰。
忽然,他的神情一振,眼前出现了一家制衣厂。
就是它了。
经过这些天的侦查,他已确认这里是最佳选择。
首先,这家工厂是本地代工企业,主要承接其他品牌订单,因此订单量虽大,但利润微薄。
不过,在韩立看来,这却是极大的优势——厂房面积达一千七百平米,还拥有四十位资深技工。
再者,厂内的二手设备尽管老旧,但仍能正常运作,只要妥善维护,便足以满足生产需求。
若能拿下这家工厂,韩立粗略计算,仅购置设备一项,便可节省约三分之一的成本。
当然,这得假定厂主识时务才行。
迈开步伐,韩立步入工厂。
空气中混合着布料与机油的气息,纺织机运转时发出刺耳的噪音,地面坑洼不平,环境显得破败不堪。
显然,这家制衣厂目前经营状况堪忧。
韩立径直走向二楼老板办公室,轻敲房门,屋内传出略显沙哑的一声“进来”。
他推开房门,发现一位四十余岁的肥胖男子正坐在桌前。
老板抬头瞥见韩立,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韩立身上的高档西装彰显了他的身份,这让老板猜测这位可能是自己的救星。
“老板,有何吩咐?”老板急忙起身,堆满笑意地问道。
韩立没时间绕弯子,“你们厂有多少台工业缝纫机、裁剪机、熨烫机及辅助设备?”听罢此言,老板一头雾水,却以为是潜在客户考察,于是迅速回答:“六十台工业缝纫机,二十多台辅助设备。”
“还有一些锁边机、钉扣机之类的小型设备十多台。”老板稍加思索后补充道,“此外,还有几台大型布料检测仪和包装设备。
虽然不是新品,但保养良好,性能稳定。
全速运转的话,每月可完成五六万件订单。”
韩立听完后略作沉思,随即直截了当地说:“我想收购你的工厂。”
老板的表情顿时起了变化……
肥硕的老板心中既有期待,又充满忧虑。
事实上,工厂的运营状况相当糟糕。
他刚刚提到,如果工厂全力开工,一个月能够完成五六万份订单,可问题是,哪里会有这么多订单呢?目前工厂的运营情况极为不佳,一个月的代工量不过一两万件,而且利润空间已经被压榨到极限。
再加上厂里名义上还有六十名左右的工人,但实际上大多数已处于即将被辞退的状态。
仔细计算下来,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工厂,一个月的净利润竟然不足五万元,这无疑是令人痛心的结果。
因此,肥硕的老板对一个大订单的到来充满了渴望,即使有人愿意接手工厂也是一种解脱。
但话虽如此,这样一个业绩低迷的工厂想要转手并不容易。
韩立随即拿出一支万宝路点燃,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我接手这个工厂,我会保留你所有的员工。”按照港台地区的法律,如果肥硕的老板因出售工厂而导致员工失业,他也需要支付遣散费用。
因此,韩立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如果同意将工厂转让给他,他可以帮助肥硕的老板省下一大笔遣散费用。
听到这句话,肥硕的老板的表情终于放松了一些。
“老板……”
“你应该也看到了,”他说,“我们工厂虽然订单不多。”
“但是这些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一台大型缝纫机的价格将近一万五。”
“当初我建厂时,仅仅购买设备就投入了一百三十多万元。”
说到这里,肥硕的老板停顿了一下,目光扫向窗外,继续说道:“尤其是那五台大型烘干机,当时花了二十多万。
还有多功能锁边机和钉扣机……”
韩立心里已经有了底,他挥挥手打断了对方的话:“直接告诉我你的心理价位吧。”
肥硕的老板被韩立的直接打断愣住了好几秒钟,才下定决心开口道:“设备的话,二手市场价大概在九十万元左右。”
“工厂的租金还有一年,占地一千七百平方米,月租为十一万元。”
“至于库存物料,像高档棉料、聚酯纤维、环保面料、纽扣和拉链之类的,大约价值二十五万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