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找到的这条门路,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把工厂扩大规模,提升产量,订单自然就会增加,到时钱就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涌进来。”
这生意相对而言还算稳妥,不容易招来麻烦,咱们不能错失良机,兄弟们得抓紧啊。”
靓坤的目光一直停留在大佬B那只劳力士手表上,语气带着几分嘲讽:“大B,赚得太快容易伤身,得悠着点。”
大佬B皱眉反驳:“扩建工厂哪有那么简单?需要砸进去多少资本你知道吗?”
“再说了,这种衣服说不定哪天就不流行了,你能保证每个月都有这样的销售额?”
靓坤对此并不太上心,毕竟他现在手头阔绰,这类生意对他来说吸引力不大。
韩立却依旧镇定自若,脸上挂着笑容解释道:“靓坤哥,制衣厂目前的盈利只是冰山一角。”
“请各位翻开第二页。”
其他几位大佬照做。
韩立继续说道:“按照我们的计划,这家制衣厂其实是个绝佳的洗钱场所。”
“可以从好几个方向运作。
比如在原材料采购上,我们可以和特定供应商合作,虚报材料种类、数量,抬高采购价,这样每个月能在这块洗掉大约一百五十万。”
听到这里,众人才逐渐提起兴趣。
韩立又接着说:“在员工薪资方面,也可以弄些小手段,比如编造员工名单或给予高额奖金补贴,这些钱最终都会回流到组织里,每月大概能洗掉八十多万。”
“不过,最大的收益还是在销售端。”
“通过与特定合作伙伴配合,虚报服装售价和销量,像把成本仅百元的衣服标价抬高几倍,同时夸大销售数据,利用这些假交易让钱看似合法进入工厂账户,再经过一系列转移,每月能洗掉近三百万。”
“总而言之,单靠这个厂子每月洗钱就能达到五六百万。”
“而且都是自己人操作,抽成比例也就一成左右。”
到此,所有人都对韩立有了新的认识。
十三妹平时就想着涉足一些正经行业,见韩立这般靠谱,立刻表态:“靓仔,你这个项目利润很可观,算我一份。”
“我出资两百万。”
韩斌从事的一直是高风险行业,但对于这种低风险且稳定回报的企业也很有兴趣。
“阿立,这个厂子最快什么时候能开始投产?”
韩立笑容满面地说:“最慢一个月内,快的话大约十天就能搞定。”
毕竟,工厂无需从零设计起。
只需效仿那些流行品牌的外观,直接投入生产即可。
作为社团的产业,
我们也不担心侵权之类的麻烦。
韩宾闻言点头:“我也投两百万。”
至此,加上大佬B的一百万,
韩立已筹集到五百万的投资,
这完全符合他的预期。
尽管靓坤对这家企业不以为意,
但他也不肯落后:“阿立,虽然我没兴趣投资,但我非常看好你。
这样,我拿两百万在你这里‘处理’一下资金,没问题吧?”
韩立笑着应允:“当然没问题。
以后各位大佬如果想‘处理’资金,尽管交给我。
自家的产业,风险小,抽成低,安全可靠。”
肥佬黎也笑眯眯地说:“阿立,我也‘处理’一百万。”
基哥叼着烟,面带和善:“我也拿两百万试试水,阿立,别让我们失望啊。”
聚会很快结束。
十三妹、基哥、韩宾、大佬B等人共投资七百万。
靓坤和肥佬黎则通过“处理”资金的方式投入三百万,抽成三十万。
这七百万,足够让工厂启动。
按韩立的估算,
这次新建的工厂,
产量至少能提升三倍。
一个月生产十五万件衣服轻而易举。
两家工厂加起来,月产量能达到二十万件左右。
月销售额轻松突破千万。
扣除分成、工资、物料成本等,
自己手中至少能落下五百万。
虽然工厂是他们投资的,
但韩立作为这一切的策划者,
拿超过一半的利润,
并不算过分吧?
当然,
他会把账目做得天衣无缝,
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更关键的是,
韩立相信,
只要这些堂口老大能通过他分到钱,
他的地位自然会水涨船高。
就算他不说,
他们也会在蒋先生面前为他美言几句的。
照此发展下去,
只要大陆那边的贸易路线完全打通,
三年后,
他就能成功“洗白”。
等到港岛回归大陆,
便是他大展宏图之时。
接下来的两天,
韩立一直在琢磨工厂的事。
虽然钱已经到位,
但一个棘手的问题浮现出来。
按照新工厂的规模计划,
选址至少需要五千平方米,
还得是正规的工业用地。
地方大,
方便日后升级扩建。
然而,
在如今地价昂贵的港岛,
这么大的地块,可不好找。
就算找到了,
一月租金怎么也得四五十万的样子。
眼下头疼的事儿是。
至少在铜锣湾这片区域里。
没个能用的地方。
韩立无奈地点燃一支烟。
心里琢磨着。
看来,将来完整的产业链。
还得往内地迁移。
喜欢港片:卧底卷王,从铜锣湾开始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港片:卧底卷王,从铜锣湾开始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