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大学的第一个完整周开始了。周一上午的“高等数学”课刚结束,陆弦和陈思随着人流走出教学楼。阳光正好,校园里的白杨树叶子在微风中哗哗作响,带着点初秋的清爽。
“高数这玩意儿,比高中难的可不止一点半点啊。”陈思揉着太阳穴,一脸的生无可恋,“我感觉我的脑细胞正在成批阵亡。”
陆弦抱着书,步子不紧不慢:“还行,跟得上。李浩不是说了吗,不懂就问他,他乐意得很。”
“那倒是,浩哥恨不得把他的脑子借给我们用。”陈思说着,目光被不远处公告栏前聚集的几个人吸引了过去,“欸,那边干嘛呢?挺热闹。”
两人走近,只见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贴着一张崭新的通知,红头文件,标题加粗——“北京理工大学足球校队招新公告”。
“嚯!终于来了!”陈思眼睛一亮,挤上前去。陆弦也跟了过去,目光落在通知的具体内容上。上面写着本周三和周五下午在校足球场进行选拔,欢迎全校热爱足球、有一定基础的同学踊跃报名,落款是体育部和校队教练组,旁边已经有几个男生在低声议论着。
“终于贴出来了,周三下午,得去试试。” “就咱们这三脚猫功夫,估计是去当分母的。” “试试又不亏,万一孙指导眼瞎了呢?”
陈思听着旁边人的议论,嘴角勾起一抹笑,用胳膊肘碰了碰陆弦:“听见没?还有人指望孙指导‘眼瞎’呢。”
陆弦目光扫过通知上的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神色平静:“周三下午,正好没课。”他顿了顿,“走吧,回去准备准备。”
“准备啥?咱们还需要准备?”陈思挑眉,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但脚步却已经跟上了陆弦。高中三年的默契和赛场上的荣誉给了他们足够的底气。
回到306宿舍,王磊和李浩都在。李浩依旧在电脑前奋战,手指翻飞;王磊则捧着一本《C++ Primer Plus》,看得入神。
“校队招新的通知贴出来了,周三下午选拔。”陈思把书往桌上一扔,宣布道。
王磊抬起头,有些好奇:“这么快?那你们肯定没问题吧?”在他看来,这两个高中就拿全国冠军的家伙进校队是板上钉钉的事。
李浩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他停下敲击键盘,转过椅子:“哦?我看看去年的选拔流程和数据……嗯,根据去年的情况,第一轮主要是基础测试,包括折返跑、绕杆、长传精准度、射门等,大概会筛掉百分之六十的人。第二轮是分组对抗,孙指导和教练组会重点观察场上表现,特别是战术意识和潜力。”他一边说,一边在电脑上调出了一些资料,“去年报名了大概八十多人,最后选了五个。”
陈思听得直乐:“浩哥,你这不去当球探可惜了,比我们还清楚。”
李浩推了推眼镜,一本正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你们实力强劲,但了解流程总没坏处。对了,去年计算机系报了十一个,进了两个,一个是大二的钱斌,踢左后卫的,另一个是……”
“行了行了,浩哥,打住!”陈思赶紧制止,“再说下去,我感觉不是去踢球,是去参加数据分析研讨会了。”
陆弦笑了笑,从柜子里拿出自己的球鞋,仔细检查着鞋钉:“浩哥说得也有道理,心里有数总是好的。不过,最终还是要看场上表现。”他拿起擦鞋布,慢条斯理地擦拭着。
王磊看着陆弦认真擦鞋的样子,又看看一脸轻松、已经开始琢磨晚上吃什么的陈思,忍不住问:“那……选拔的时候,会很激烈吗?会不会有人故意下黑脚什么的?”他显然是从电视剧里看来的情节。
陈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磊哥,你想哪儿去了?这又不是拍电影。校内选拔,大家都是同学,顶多就是拼抢积极点,谁会下黑脚啊?再说了,孙指导和教练组都在场边看着呢,谁敢乱来?”
陆弦擦好一只鞋,换到另一只,头也没抬地补充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小动作解决不了问题。”
李浩扶了扶眼镜:“根据历史记录,校队选拔中出现恶意犯规导致伤病的概率低于百分之零点五。不过,对抗激烈程度会显着高于普通比赛,你们的身体状态需要调整到最佳,尤其是心肺功能和肌肉反应速度。”
“收到,数据分析师先生。”陈思做了个敬礼的搞怪动作,“放心吧,我们俩别的没有,就是体力好,耐操!”
王磊看着他们三个,一个淡定擦鞋,一个大大咧咧,一个随时准备数据轰炸,感觉这个宿舍真是卧虎藏龙,充满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他笑了笑:“那就好,预祝你们顺利通过。”
“必须的!”陈思拍了拍胸脯,“等着我们穿着校队队服回来闪瞎你们的眼。”
陆弦把擦好的球鞋放回柜子,动作轻柔,仿佛对待珍宝。“周三下午,一起去看看?”他看向王磊和李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