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初,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北理工的校园渐渐安静下来。寒假终于到来,陆弦和陈思收拾好行李,准备踏上返乡的旅程。
"这一个学期真是太充实了,"陈思边整理衣物边感叹,"从那场和北大的决赛,到全国大赛的抽签,感觉像做梦一样。"
陆弦微笑着点头:"是啊,还记得我们刚入学时的样子吗?那时候还以为大学足球只是业余活动,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舞台。"
"对了,田皓月说他会和我们一起回虞越,"陈思问道,"你们约好了吗?"
"是的,"陆弦回答,"他期末考试今天结束,明天我们在北京南站汇合,一起坐高铁回去。"
第二天上午,北京南站人潮涌动,春运的气息已经渐渐浓厚。陆弦和陈思提前到达,在候车大厅等待田皓月。
"小弦!小思!"熟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两人转头,看到田皓月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拖着行李箱快步走来。
"好久不见!"三人热情地拥抱在一起。
陆弦谦虚地笑了笑:"你的学习怎么样?"
"还不错,"田皓月推了推眼镜,"已经开始跟着导师做项目了,虽然只是打打下手,但学到了不少东西。"
三人边聊边走向检票口,话题从学校生活到未来计划,再到家乡的变化,聊得热火朝天。几个小时的高铁旅程在欢声笑语中很快过去,黄昏时分,他们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虞越市。
虞越站外,陆弦的父亲和陈思的父母已经等候多时。见到儿子和同学,他们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爸!"陆弦快步上前,给了父亲一个拥抱。
"儿子,瘦了,"陆父拍了拍陆弦的肩膀,眼中满是心疼和骄傲,"听说你们赢了北大,还进了全国大赛,真是争气!"
陈思的父母也热情地迎上来:"小弦,皓皓,今晚都到我们家吃饭吧!我们准备了一桌好菜,庆祝你们回来!"
田皓月笑着点头:"谢谢叔叔阿姨,我妈说她晚上有事,让我先去陈思家,她明天再来接我。"
当晚,陈思家中热闹非凡。一桌丰盛的家乡菜肴,让三个在外求学的年轻人大快朵颐。饭桌上,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足球和学习。
"陆弦,你们全国大赛什么时候开始?"陈思的父亲问道。
"四月份,在青岛,"陆弦回答,"我们被分在B组,对手是广州大学、哈工大和云南大学,竞争很激烈。"
"我相信你们会表现得很好,"陈父鼓励道,"你们能战胜北大,就有实力和任何对手一战。"
田皓月插话道:"我一定会关注比赛的,如果时间允许,可能还会去青岛现场观战。"
陆弦笑着说:"那太好了,有你这个'军师'在场边指导,我们信心倍增!"
三人相视而笑,仿佛回到了高中时代,那段并肩作战的美好岁月。
春节前的日子,三人几乎形影不离。他们一起去了当年的白马高中,看望了马国强教练和其他老师。马国强听说陆弦和陈思进入了全国大赛,非常高兴,特意安排了一场和高中校队的友谊赛,让他们保持状态。
"别以为上了大学就能放松,"马国强笑着对陆弦说,"全国大赛的水平很高,你们必须保持最佳状态。"
"放心吧,教练,"陆弦认真地回答,"我们每天都在坚持训练,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除了足球训练,三人还抽空游览了虞越市的新景点,品尝了家乡的美食,重温了高中时代的回忆。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他们骑车来到了当年经常去的小河边,坐在河堤上聊天。
"有时候真怀念高中时代,"田皓月望着远处说,"那时虽然学习压力大,但生活简单纯粹,每天就是学习和踢球。"
"是啊,"陈思点头附和,"上了大学后,事情变得复杂了,要考虑的东西也多了。"
陆弦沉默片刻,然后说:"但我觉得这些经历都是必要的。高中给了我们基础和友谊,大学则让我们接触更广阔的世界,认识更多样的人。两者都很珍贵。"
田皓月和陈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三人坐在河边,看着夕阳慢慢西沉,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刻。
大年三十,三个家庭约好一起在陆家吃年夜饭。餐桌上,长辈们谈笑风生,年轻人则分享着校园趣事和未来规划。 "陆弦,你大学毕业后有什么打算?"田皓月的父亲问道。
陆弦思考片刻,回答:"我还没完全确定。如果足球方面有发展空间,我可能会试试职业道路;如果没有,就踏踏实实读研,然后找工作。"
"踢职业足球是好事,"陈思的父亲说,"但也要考虑长远发展。毕竟职业运动员的生涯有限,还是要有其他技能作为保障。"
陆弦点点头:"叔叔说得对,我会认真思考的。"
"陆弦这孩子聪明,知道做两手准备。"陈思母亲笑着说,边给田皓月夹了一块红烧肉,"皓月,你呢?有什么规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