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惠章与平安相伴多年,早就把它当作家人一般,如今见它老态龙钟,心中也不免难过起来。
今日是请平安脉的日子,太医刚走,她又想着,不如让太医院的人也瞧瞧平安,哪怕开些药也好。
侍女回来,却也带回个意外消息。
麟趾宫偏殿的秦选侍,太医刚确认有了一月身孕。
虞惠章愣住,麟趾宫偏殿,秦选侍......
这些日子,皇上因为渭南王之案,已经多日未进后宫,秦选侍有孕的消息一传出,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麟趾宫就在她的潇湘阁西侧,隔着个水塘的距离,但毕竟秦选侍是瑶夫人身边的人,不知可要去恭贺一番?
她思忖片刻,还是决定前去祝贺,毕竟是喜事,若是失了礼数,反而显得自己心胸狭窄。
只是现在消息未传出去,皇上晋位旨意还未下达,她最好还是先准备一番。
秦鸾薇自己略懂些医术,诊出喜脉后,便瞒下了此事。
在宫中怀上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她决定暂时保密,只告诉了吟莲一人。
但她不知,她这个位分未有打点好的心腹太医,自是不会为她隐瞒什么,旁人一见抓的药材便知。
宫里添丁进口并非小事,尽管秦鸾薇有意遮掩,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她的喜事还是被有心之人传了出去。
听闻消息的众人反应各异,有人欣喜,有人嫉妒,也有人不屑一顾。
然而无论如何,她已然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殿外雪花簌簌飘落,白雪皑皑,大地铺上一层白纱。
殿内暖炉烧得旺盛,熏得人身上暖烘烘的,秦鸾薇端坐在桌前,面前摆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燕窝,她用汤匙轻轻搅拌着,却并无食欲。
卫和儿已入宫近四月,未等来皇上召幸,却得知秦选侍有孕。
之前她可以安慰自己皇上忙于政务,极少入后宫,此事一出,却再难温婉平静下去。
她在殿内踱步,心中惆怅,却不得不尽力保持冷静。
父亲寄来的家书,语意满是恨铁不成钢。
是,她之前是与离郎私定终身,可已经失去音信两年,她是卫家女儿,怎么可能如他们以为的刻意不侍寝呢,明明是她根本见不着皇上!
卫和儿独自一人坐在殿内,芊月与清月都被她打发去取晚膳了,殿内一时静得可怕。
她却觉得有些心烦意乱,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渐渐脱离她的掌控,这种感觉让她很不舒服。
她知道自己心底并不在意皇帝,也不愿承宠,可当真同样不被皇帝在意的时候,这种情绪真是复杂。
她努力压下心中的烦闷,决定不再去想这些事,开始思量起其他妃嫔的动向。
秦选侍,不,应该会被晋为少使了吧,宫中许久未添皇嗣,想必各宫皆会送礼。
想到这里,不禁有些头疼,她入宫时日尚短,根基未稳,若是不想落人口实,怕是也得准备一份厚礼才是。
可又不想便宜了秦鸾薇,一个平民而已,送些库房里堆不下的补药得了,把鹿茸再加一点蛇胆、巴戟天、附子、草乌与狗肉等做成八珍糕,只当是我们交趾特产。
秦鸾薇是瑶夫人一派,除了少数与其交好的亲自前往,其余只是按例送了些赠礼。
那些在太医处有人脉的,皆知其在宫中身体最是孱弱,这胎保不保得住尚不可知,若去的时间前后恰恰在未保住的时候,岂不是沾一身腥。
卫和儿虽有所知悉,却并未放在心上,毕竟她只是送了些大补的药材而已。
谁知与秦鸾薇晋位少使的旨意一同下发的,还有她禁足一月的旨意。
陆丹恂到麟趾宫偏殿时,秦鸾薇隔着帘子不欲见圣,声音疲惫。
“皇上,妾无大碍。”
他不禁皱了皱眉,看向一旁太医。
“如何?”
太医跪下回话。
“回禀皇上,臣来时,见桌上有八珍糕与燕窝,皆一一查看,确定小主是误服了八珍糕。
冬日干燥,炭火旺盛,加之有鹿茸、狗肉等温燥之物,小主身子虚弱受不住大补,以致加重内热,故而才会引发严重鼻血。
臣开了犀角地黄汤以清热凉血,小主症状尚轻,几月应可痊愈,只是尚在孕中,胎像未稳,皇嗣能否保住,臣也不能肯定。”
陆丹恂听到这番话,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秦鸾薇身子虚弱,保胎本就不易,又何况在病中,若治病汤药与保胎药再一相冲......
“保住秦少使性命为重。”
她听见了,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闭眼假寐。
陆丹恂也未再开口,嘱咐了太医几句,便离开了。
她心里明白,如今自己已陷入进退维谷之境,若保胎,便无法安心养病,若治病,便可能失去孩子。
她之前已经验过了毒,只是想研究下在书上见过,却未尝过的几味药,便试了一点那糕点,谁知便有这般后果。
送来的礼皆有署名,卫修仪虽逃不脱,却也不能被认为有心,可她这个孩子又何尝不无辜。
不知该恨卫和儿,还是怨自己好奇心太重。
秦鸾薇身子虚弱,又因着这次意外,心神俱疲,躺在床上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日,才堪堪退了高热。
因着身子不好,这胎并未坐稳,她又失了血,故而太医又开了几副方子给她调理着。
她前两日晋了少使,但卫修仪只是禁足一月。
倒也未怨过,她知道自己与卫修仪虽同为妃嫔,但卫修仪家世显赫,自己却只是个平民,若真要计较起来,自己未必能讨得了好。
况且,卫修仪也并非一定有意害她,不过,也不太在意自己吃下会否有事,即便知晓,也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倒是内务府一直未送来晋位赏赐,她本以为自己又被怠慢,或者是前些日子都在昏睡的缘故。
谁知晋位的旨意再次送来,她竟连晋三阶,被封为了从七品的才人。
这突如其来的晋封,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却也隐隐有猜测。
前几个月份她一直伴在皇上身边,皇上以父亲门下为主,串联术与道数家脉络,引出了渭南王,使其当场落网,证据确凿。
那应是立了功吧。
喜欢延平宫史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延平宫史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