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总会断然打断:"达康书记,不必多言,您也知道,这些话无法弥补我们的损失。
"
"在京州这片土地上投资多年,我们看到的只有被忽略和您的不作为。
"
"对光明峰的投资让我们深感遗憾。
"
"达康书记,如果您认为我误解了您..."
话音未落,他指向会议室中的每一个人,对李达康说道:"达康书记,只要您能叫出其中一个人的名字,说出他们的公司名称以及他们负责的光明峰区域,我便收回我的话。
"
李达康听完,脸颊泛红。
他知道,张会长已不留一丝余地。
然而,他真的叫不出除了张会长外任何一位投资商的名字。
见李达康沉默不语,张会长开口说道:
"达康书记日理万机,认不出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再正常不过。
我也不会借此刁难您,但在如今京州如此恶劣的投资环境下..."
说着,他目光扫向在座的投资商们,问道:"诸位,还有谁愿意继续投资?"
张会长一句话掀起了轩然 ** 。
投资商们立刻群情激奋。
"投出去的钱被人骗走,达康书记却坐视不理,难道还要我们继续投入?我们又不是傻子!"
"我要撤资!"
"达康书记,即便我们全都撤资,之前的损失也得给我们个交代!"
看着投资商们愤怒的表情,李达康感到天旋地转,眼前一片漆黑,几乎要晕厥过去。
"我投!"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大门被猛地推开,王大路与易学习携手而入。
站到众人面前,王大路再次坚定地说:"我们大路集团绝不撤资!"
二人推门进入会议室,相较之下,朴实稳重的易学习虽为吕州知府,却毫无架子。
商界大佬王大路西装笔挺地站在那里,仿佛是某种无形的存在。
李达康注视着他的目光中透出一种如获救赎般的神采。
然而,当王大路与易学习突然现身时,会议室里的投资人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疑虑。
易学习他们并不认识,但王大路却是他们的熟面孔。
这些年凭借与李达康的老交情,王大路的事业蒸蒸日上,早已成为商界的巨头。
这些投资人不禁好奇,王大路究竟意欲何为?他这是铁了心要投身这个烂摊子吗?还是单纯为了给老同事撑场面?这种举动似乎太过轻率。
还未等众人发问,王大路便神情严肃地环视在场的投资人,与易学习一同站到李达康身边,坚定地说:
“各位,请听我一句,大路集团绝对不会退出光明峰项目!我相信达康书记有能力带领我们走出困境。”
张会长按捺不住内心的困惑,问道:“王总,事已至此,大家的投资已经血本无归,而光明峰项目的重启遥不可及,您为何还要坚持?”
商人以逐利为天性,无论争端如何激烈,终究离不开一个“利”字。
张会长难以理解,如今李达康自身难保,京州局势混乱不堪,王大路却在此时挺身而出为其助阵,并且如此高调地宣布绝不撤资。
要知道,即便有些投资人的全部身家加起来也未必比得上大路集团投入金额的零头,而现在不仅亏损严重,还要追加投资?难道他对光明峰项目如此有信心?
事情似乎有了些眉目,与李达康交情甚笃的王大路竟提前知晓了某些隐情。
张会长话音刚落,其他投资人便按捺不住情绪,纷纷出言。
“没错,王总,据我了解,你们大路集团在这笔投资上的金额堪称天价,难道您不怕因此项目让大路集团陷入困境吗?”
“王总,今天我们来,就是要讨个说法!”
“对,李书记,京州方面到底要如何处理我们的投资款项?”
“李书记,我觉得咱们最好尽快签署撤资和退款协议,再拖延下去,我的企业恐怕连维持运营都成问题。”
“王总,我们态度已定,您无需多言。”
眼见众投资人撤资的决心如此坚定,李达康刚刚稍显好转的脸色再度阴沉。
他本想劝慰众人,却不知从何说起。
然而,王大路却抢先一步说道:“我明白,大家此刻的想法或许受外界舆论影响较大,导致有些情绪化。”
“光明峰可是 ** 重点扶持的项目!”
“我王大路以名誉保证,光明峰的建设绝不会就此搁置!”
“请诸位再给李书记一些时间,也给我王大路一份信任,给光明峰一次重新启动的机会,为京州提供一次面向世界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也为自己争取一个创造辉煌的机会。”
“当初大家选择投资时,满怀希望,若此时撤资,必将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就算李书记想要弥补你们的损失,恐怕京州也难以承担这样的压力。”
不得不说,原本只打算止损的投资人此刻确实如梦初醒。
他们可以对李达康施加压力要求撤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