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囚徒!”罗铮的声音通过全球广播响起,他的身后,量子引力透镜再次启动,“而是打破维度枷锁的战士!”
意识的新边疆
当量子引力透镜的能量达到-4.0曲率,时空裂缝被彻底撕开。光痕族的熵之牢笼在人类与其他文明的意识洪流冲击下轰然崩塌,首领的大脑结构开始瓦解。
江晓宇的意识体重新凝聚,他高举量子密钥,将最后一道光芒刺入时空裂缝的核心。整个太阳系剧烈震颤,所有维度锚点同时爆炸,光痕族的实体化作宇宙尘埃。
但战斗并未结束。时空裂缝深处传来更古老、更强大的脉动——那是真正的“维度观测者”,光痕族不过是它们的执行者。
江晓宇看向周远明和张宁的全息投影,微笑道:“我们守住了太阳系,但宇宙的边界,才刚刚开始。准备好迎接下一场战争了吗?”
太阳系恢复平静后,人类在火星发现了刻有量子密钥图案的远古遗迹。与此同时,地球深海突然出现非碳基生命,它们携带的信息指向一个更恐怖的真相——光痕族的“熵增计划”只是宇宙黑暗森林的冰山一角。
第四章:深海低语与远古回响
一、火星遗迹惊现
2048年3月,火星乌托邦平原。
银白色的机械臂缓缓拨开风化的岩层,随着一阵细碎的岩石崩落声,一块泛着幽蓝光泽的金属板显露出来。NASA考古学家林薇屏住呼吸,透过防尘面罩,她看到金属板上刻着的图案——那赫然是与量子密钥一模一样的纹路。
“立刻封锁现场!”林薇的声音在头盔里带着颤抖。她蹲下身,用便携式光谱分析仪扫描金属板,屏幕上的数据让她瞳孔骤缩:这块金属板的年代测定显示为四十五亿年前,几乎与太阳系同龄。
消息传回地球,瞬间引爆全球。江晓宇、周远明和罗铮紧急组成特别调查组,乘坐最新研发的量子推进飞船,仅用12小时便抵达火星。
“这不可能。”周远明抚摸着金属板上的纹路,“四十五亿年前,太阳系还处于星云坍缩阶段,怎么可能存在如此精密的文明造物?”
江晓宇蹲下身子,将量子密钥贴在金属板上。刹那间,金属板爆发出刺目的蓝光,地面开始剧烈震动。一个全息投影从金属板上升起,呈现出一个陌生的星系,其中一颗恒星正在坍缩,而在坍缩的恒星周围,漂浮着无数类似光痕族熵之牢笼的茧状物。
“它们早就存在了。”江晓宇喃喃道,“光痕族背后的维度观测者,或许在太阳系诞生之初就已经盯上了这里。”
二、深海异动
就在火星调查紧张进行时,地球深海传来异常情况。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科考船“深渊号”的声呐探测到一组规律的脉冲信号,频率与光痕族的量子通信如出一辙。
“这不可能是自然现象。”海洋学家陈墨盯着屏幕上的波形图,“信号源位于海沟底部的一处未知结构,深度超过米。”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科研人员将探测器放入海沟后,传回的画面显示:在漆黑的深海中,一群半透明的生物正在围绕着一座金字塔形的建筑游动,这些生物的身体结构明显不属于碳基生命,它们的体内流淌着幽蓝色的能量流。
“它们在构建某种能量矩阵。”陈墨的声音有些发颤,“就像......光痕族用来收割意识的装置。”
消息迅速传到特别调查组耳中。江晓宇和周远明对视一眼,他们意识到,光痕族虽然被击退,但威胁远未消除。
“我去深海。”江晓宇主动请缨,“量子密钥或许能与这些生物沟通,我们需要知道它们的目的。”
三、意识链接
三天后,江晓宇乘坐特制的深海潜艇,缓缓沉入马里亚纳海沟。随着深度增加,巨大的水压让潜艇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但更令人不安的是,所有电子设备开始出现诡异的故障。
“量子密钥在发热。”江晓宇握紧口袋里的密钥,它正散发出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潜艇的舱室。当潜艇终于抵达信号源附近时,江晓宇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那座金字塔形建筑通体透明,内部闪烁着无数光点,仿佛一座囚禁着星辰的牢笼。
在量子密钥的引导下,江晓宇尝试用意识与那些半透明生物沟通。刹那间,无数画面涌入他的脑海:在远古时代,这些生物是维度观测者的先遣部队,被派往各个星球进行“播种”,它们在星球上建立能量矩阵,等待文明发展到量子阶段后进行收割。
“它们称地球为‘第79号试验场’。”江晓宇通过量子通信向地面汇报,“而火星遗迹,是它们第一次失败的尝试。”
突然,金字塔内的光点开始疯狂闪烁,那些半透明生物集体转向潜艇,发出尖锐的声波攻击。潜艇的外壳在声波冲击下出现裂纹,海水开始渗入。
四、双重危机
与此同时,火星乌托邦平原的情况也急转直下。金属板的全息投影突然切换,显示出太阳系的三维模型,太阳被一个巨大的熵之牢笼笼罩,而地球和火星则被红色的光带连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