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室的白炽灯刺得人睁不开眼。陆川将一叠照片拍在桌上,全是中缅边境失踪勘探队的现场照片:"王建国是国安局的特别行动员,他最后发出的加密信息,就是故宫钟表馆的位置。"
林夏拿起照片,发现每张照片的角落都有一个模糊的钟表轮廓。她突然想起父亲书房里的老座钟,每次整点报时都会发出奇怪的哨声。当陆川提到"沙林毒气"时,她终于明白父亲临终前说的"北极星",指的是藏在北极星钟表公司的秘密档案。
深夜的北极星钟表厂弥漫着机油味。林夏用父亲留下的铜钥匙打开保险柜,泛黄的文件袋里装着1967年的绝密计划——为了防止苏联导弹落入敌手,中方在大兴安岭埋下了反向激活装置,而启动密码,就藏在故宫的古钟表中。
当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时,林夏的手机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个陌生号码,接通后只有机械的女声在重复:"离零时还有12小时。"她看向窗外,无数个相同的座钟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浮现,钟摆整齐地摆动着,发出令人心悸的滴答声。
第四章 倒计时
陆川的卫星电话在寂静中炸响:"大兴安岭监测到异常热源,初步判断是导弹发射井正在启动。"他将平板电脑推到林夏面前,卫星云图上,那个致命的坐标正闪烁着刺目的红光。
陈默盯着桌上的《中俄密约》残片,突然用镊子夹起一枚细小的金属片:"这不是宣纸,是航空地图的背面。"放大二十倍后,地图上的等高线勾勒出大兴安岭的地形,几个红色标记恰好对应导弹发射井的位置。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林夏在故宫的古籍库中疯狂翻找。当她打开一本1900年的《清宫内务府档案》时,一张泛黄的草图掉落在地。图上画着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标注着"时之枢",下方的小字让她呼吸停滞:"以十二时辰为引,可逆转天地。"
"这不是单纯的钟摆。"林夏将草图拍给陆川,"乾隆钟的逆旋是个触发器,而那些同步的座钟,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电磁网络。"她想起父亲的老座钟,每次报时都会干扰收音机信号,"它们在改变地球磁场,一旦磁场偏移超过临界值......"
陈默的电脑突然蓝屏,重新启动后出现一段加密视频。画面里,王建国满身是血,身后是正在组装的钟表零件:"如果你们看到这段录像,说明时间不多了。真正的密钥藏在擒纵器的核心,那是用沙林毒气弹引信改造的装置......"
暴雨再次倾盆而下,林夏和陈默冒雨冲进钟表馆。乾隆钟的底座已经完全打开,露出内部复杂的齿轮结构。当林夏伸手触碰擒纵器时,所有座钟同时发出刺耳的鸣响,地面开始剧烈震动。
陆川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还有两小时!"林夏的额头沁出冷汗,她终于明白父亲临终前的话——逆转钟摆的不是时间,而是人心。在齿轮咬合的瞬间,她将父亲留下的怀表嵌入装置,表盘上的北极星图案与底座星图完美重合。
黑暗中,所有座钟突然停止摆动。林夏看着手机上的时间,距离零时还有15秒。而在千里之外的大兴安岭,导弹发射井的倒计时数字,正诡异地开始倒回......
第五章 终局时刻
大兴安岭的晨雾中,导弹发射井的警报声戛然而止。陆川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倒计时归零了!"但林夏知道,危机远未解除——那些同步的座钟仍在城市各处静默伫立,仿佛随时可能重启。
陈默在故宫地下密室发现了更惊人的秘密。一面青铜墙上刻满了星图,每个星座对应一个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当他将乾隆钟的齿轮碎片嵌入凹槽,墙面缓缓升起,露出一台锈迹斑斑的控制台,上面布满俄文标识。
"这是苏联在六十年代秘密建造的时间观测站。"陈默的声音发颤,"他们试图通过古钟表的共振频率,预测未来的军事冲突。"他调出监控录像,发现每次座钟异常,都与历史上的重大危机时间吻合。
林夏的手机突然收到匿名邮件,附件是段模糊的监控视频。画面里,几个黑衣人正在北极星钟表厂搬运零件,背景墙上的标语写着"重启时之枢"。她立刻联系陆川,却被告知国家安全局内部出现了泄密者。
暴雨夜,林夏独自潜入钟表厂。废弃的车间里,无数座钟正在组装,齿轮咬合声中夹杂着机械改造的轰鸣。当她靠近核心装置时,突然被人用枪抵住后脑勺。
"你比你父亲还固执。"熟悉的声音让林夏浑身发冷。陈默从阴影中走出,手中的枪对准她,"当年就是因为他不肯交出密钥,才落得那样的下场。"
林夏看着这个相处十年的师兄,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背叛者的眼睛会说谎"。她慢慢举起双手:"你想要的密钥,在乾隆钟的钟摆里。"就在陈默分神的瞬间,林夏抓起身边的扳手砸向电路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