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民生疾苦,彼时,各地灾患频发,百姓流离失所,赋税却依旧沉重。
“陛下,如今各地灾患不断,百姓流离失所,可赋税却依旧沉重,长此以往,怕是民心不稳呐。”
苏丞相站在一旁,忧心忡忡地说道。
沈梓潼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朕已下定决心,减免受灾地区三年赋税,即刻拨出大量国库银两用于赈灾。
再挑选几位能干的官员,速去灾区监督粮食发放,务必保证每一粒米都能送到百姓手中。”
苏丞相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陛下此举,实乃百姓之福。”
之后,沈梓潼又陷入沉思,片刻后道:“鼓励开垦荒地一事,也需尽快落实。
对于愿意开荒的农民,给予农具、种子补贴,且新开垦土地五年内无需纳税。”
苏丞相忙应下,提笔记录着沈梓潼的指令。
说起农业技术推广,沈梓潼想到了二兄拿给她的那几张纸,心中暗忖,崔淑怡不愧是穿越女主,她拿出来的东西倒真是派上了大用场。
她抬眸,对苏丞相道:“派人将各地先进的耕种方法、农具设计绘制成图谱,发放到各个州县,让百姓学习。再于京城设立农科院,召集天下农学之士,研究培育新农作物品种。”
苏丞相虽对这些新奇举措感到诧异,但还是恭敬领命。
数月后,好消息传来,农科院成功培育出一种耐旱高产的小麦。
沈梓潼得知后,当即下令推广到北方干旱地区。
此时,北方某县的田间,农民们正围着新麦议论纷纷。
一位老农轻抚着饱满的麦穗,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咱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麦子,听说这都是陛下的功劳,陛下真是活菩萨啊!”
周围的村民纷纷点头称是,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在商业改革上,沈梓潼同样雷厉风行。朝堂之上,她目光如炬,扫视着群臣:“如今商业发展受阻,诸多繁琐关卡与苛捐杂税必须废除,打通南北商路,促进商品流通。再设立市舶司,鼓励商人开展海外贸易。”
此言一出,大臣们议论纷纷,有支持的,也有面露担忧的。
但沈梓潼心意已决,很快各项政令便推行下去。
不久,港口码头热闹非凡,商船云集,各国商人往来不绝,一箱箱奇珍异宝被搬运上岸,商业一片繁荣。
教育改革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沈梓潼亲自前往新建的学校视察,看着教室里认真读书的孩子们,她欣慰地笑了。
一位衣着朴素的少年起身问道:“陛下,听闻科举新增了算学、农学、医学等科目,像我们这些寒门子弟,真的能有机会为国家效力吗?”
沈梓潼温和地看着他,说道:“当然,无论出身贫富,只要有真才实学,朕的朝堂都为你们敞开。”
沈梓潼一系列的政策推行下来,百姓生活日益安定富足。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传颂着她的功绩。
茶馆里,一位老者眉飞色舞地说道:“自从陛下登基,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咱可得好好感谢陛下啊!”
众人纷纷附和,言语间满是对这位女皇帝的信服与爱戴。
沈梓潼也在这重重考验中,稳坐皇位,开启了属于她的辉煌盛世。
不久后墨国和苏国都听说了羽之国皇帝为和心爱的女人长相厮守,丢下国家和臣民跑了。
墨国和苏国的君主认为羽之国新帝是女子,又刚经历皇帝出走的闹剧,国力必定空虚,是个可乘之机。
于是,两国暗中勾结,集结军队,准备联合进犯羽之国。
边境告急的文书如雪片般飞到沈梓潼的案头。
沈梓潼临危不乱,一面调遣精锐部队前往边境防御,一面派出使者前往两国,试图谈判。
然而,墨国和苏国君主态度强硬,谈判破裂。
喜欢快穿,废物宿主成长记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快穿,废物宿主成长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