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真是善良。果真是这样?我要听真话。”
“一点儿不假。”
JJ一动不动。男妓一事不假,不过西蒙的故事最多算是半真半假。JJ前一晚的确给托尼打过电话,不过她是要给西蒙和亚历克斯安排桌位。托尼答应了,不过显然预订信息里没有他们两个。她屏住呼吸,祈祷托尼不会被拆穿,他站出来保护她和亚历克斯,JJ从没见过他这么勇敢,也从没见过他这么傻。
歹徒盯了托尼一秒,然后转身盯着西蒙。JJ不敢看她,甚至连瞥一眼都不敢。她猛地又想到,歹徒进来时西蒙是坐在下层的。一旦他记起来可就都玩完了。
JJ感觉自己心怦怦直跳,血脉贲张。她没什么信仰,不过还是默默祈祷了一番,这至少没什么坏处。妈妈偶尔参加天主教礼拜,JJ偶尔被拉着同去,主要是圣诞节和复活节的时候。甚至早在汤姆去世前,她就说自己只算半个天主教徒,之后,她就永远跟上帝说拜拜了。不过她还记得如何祈祷。她也知道负罪感为何物。
歹徒再次动了起来。“完了,”JJ心想,“有人要遭殃了。”不过他没有伸手拿枪,反而往前挪了一步,在西蒙前额上写了SIMONE。他瞥了一眼JJ,然后示意西蒙退下,叫下一位过来。西蒙毫发无损地回到原地,JJ这才如释重负地喘了口气。
凯文?唐纳修是最后一个。这位制片人年近花甲,身体状态并不是很好,他面色苍白,眼窝深陷,瘦削得肋骨清晰可见。JJ估计他得了癌症。歹徒问了他名字,写上KEV,然后让他退下。
“都坐下吧。”
JJ坐了下来。她双手交叉放在大腿上,省得双手不听指挥,拼命想擦掉头上的墨迹。这些字母蚀刻进皮肤里,好像愈合期的文身。她想抹掉这些,一点儿痕迹都不要留。
她猛地意识到,自己可能不经意间救了金的命。歹徒说看过预订名单,那金的名字到底在不在上面?如果在,那歹徒又有没有留意到?或许会吧,毕竟金现在可是红得发紫。如果名单上真的有金,那歹徒会留意到他没在吗?还是可能会的。就餐决定是最后一刻安排的,这显然帮了他们,对于歹徒而言,金或许根本就不存在。
JJ偷偷环顾四周。理查兹状态很糟,这也难怪,那位会计因他而死,他没有触动扳机,可比自己动手还难受。他进退两难,可最后还是做了决定。那么他为什么要选娜塔莎呢,因为她是女性,还是因为他认识她?又或者名人跟名人惺惺相惜,也许就这么简单。
之前她认为,歹徒是随机选择了娜塔莎和会计,不过现在她开始怀疑。这是他第二次选中娜塔莎,也许是巧合,但这个解释依然很牵强。如果不是巧合,为什么选娜塔莎,又为什么选择会计?也许她是妄加揣度,但即使如此,这个问题还是值得考虑。
如果不是巧合,那就意味着娜塔莎已经成为目标。这是有可能的。如果事先看过预订列表,那么对午餐客人进行背景调查简直轻而易举。花上三十分钟谷歌一下,在场各位的信息必将了然于心。正如维斯纳曾经告诉她的,知识是唯一真正重要的力量。如果歹徒一直在调查他们,那就意味着这是某种程度的预谋事件,他的动机也就有迹可循了。
JJ略微仰头瞥了一眼。歹徒腾空一张桌子,然后从背包里拿出一台笔记本电脑。他隔着面罩搓了搓脸,然后从背包里拿出一瓶药,他倒出几片干吞了下去。
接下来的几分钟,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好像其他一切都不复存在了。JJ看不到屏幕,但声音听得一清二楚。他在浏览各大新闻频道,有CNN,Fox和TRN。她还能捕捉到英国记者的声音,这就意味着消息已经传遍世界各地。JJ倒没觉得意外。显然,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所有的频道都在播送一模一样的故事。洛杉矶一家高档餐厅发生恐怖袭击,一名自杀式袭击者挟持了多名人质,可能多达四十人。洛杉矶警察局和FBI已经奔赴现场,并且正在同歹徒进行谈判。虽然基地组织已经声称对此次事件负责,但也可能与先前巴黎巴塔克兰剧院的ISIS袭击事件有关。这些又进一步引发公众对人质们目前的悲惨处境大胆猜测。
JJ越听越觉得难以置信。记者们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没有谈判,人质根本不到四十名,跟基地组织和ISIS也没有半点儿关系。记者忙着填补空当,把猜测包装得跟事实似的。经过他们的炒作渲染,消息只能越来越失真。最令她担心的是,媒体的观点可能说明,警察或许也是同样的思路,只可能更扭曲,更耸人听闻。新闻业的乱象她太了解了。这随即产生了两个问题:
警方的想法是怎样的?
更让人担心的是,他们多大程度地偏离了事实?
[1]Edwards名字的缩写,以下同此。
喜欢失控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失控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