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那批木料被抬回家时,全家人都兴奋不已,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珍贵的木料放置在院子中央,打算先暂时搁置在这里。
说来也巧,于会恩的老伴儿看到这几根木料有些灰尘和污渍,便好心地提来一桶水,仔细地清洗起它们来。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举动,竟然引发了后续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
没过多久,只听见女儿突然高声呼喊起来:“哎呀!上边怎么有字啊?”听到女儿的惊叫声,于会恩连忙快步走过去查看。靠近木料定睛一瞧,果不其然,只见上面有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迹,但仍然能够辨认得出,赫然写着“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八个大字。
这可真是令人惊讶万分!要知道,于会恩这辈子天不怕地不怕,偏偏就对姜太公心存畏惧。然而此刻,那让他害怕的姜太公居然就出现在自家的木料上。
仿佛命运故意开了个玩笑一般,就在大家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只听得于会恩发出一声惨叫,紧接着整个人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瞬间失去了意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在场所有人都惊慌失措,纷纷围拢过来。
大家手忙脚乱地将于会恩抬起,迅速转移到屋内的炕上,希望他能尽快苏醒过来。经过一番焦急的等待,终于,于会恩缓缓睁开了眼睛,总算是醒了过来。可是让人忧心忡忡的是,尽管人已经清醒,但是他却开始不停地出现便血的症状,情况看上去十分危急。
话说那于会恩的离世缘由着实颇为隐晦,寻常之人根本难以洞悉其中奥妙。不过呢,大姐所在屯子下甸子倒是有个名叫李财的马倌儿,他的死因相对而言要明晰一些,但即便如此,众人对此也是讳莫如深,未曾有人将其彻底道破。或许是因为迷信终究缺乏决定性的力量,大多数人对此并不深信不疑吧。
想当年,这李财兢兢业业地为生产队喂养马匹,已有数年之久。谁曾料到,就在某一日,他竟不慎丢失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物件——一尊端坐在拴马石上、目光炯炯凝视着整个马圈内部的石猴!更为诡异的是,在某个夜晚放映露天电影之时,这尊被视为镇马之宝的“弼马温”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被外屯人给盗走了。此后没过几年,可怜的李财便身染重病,经诊断竟是令人闻之色变的喉癌,最终药石无灵,撒手人寰。
再说说那于会恩吧。正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此乃千古流传之至理名言啊!原本太公端端稳稳地盘踞在屋脊的檩条之上,按理来说,姓于的人本当主动避让才是。可偏偏那于氏兄弟胆大包天,竟敢将这至关重要之物给拆卸了下来。这下可好,就怕那脊檩受不住这般折腾而发生弯曲变形,原本笔直的鱼钩转眼间化作弯弯的钩子,到时候鱼儿怕是心甘情愿也要往上扑喽!
原本来说,那于猪倌儿其实更具有可能性中招,但无奈他并非当家作主之人,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才侥幸地逃过了一劫吧。
于会恩他们家遭遇了重大的变故,这无疑向我们家传递出一个信号——我们家一直以来所依仗的那个靠山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
时光荏苒,数年之后,就连于家的房子都被拆除掉了,只剩下一片废墟。我家的那座老房子,它后面的区域竟然变成了一条过道!至于这一变化究竟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在此暂且先不作过多的赘述。
以上内容不必过度解读,与迷信可能雷同。
到了1984 年的时候,经过深思熟虑后,我毅然决然地选择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长久以来被工作束缚住的身心,此刻无比渴望着能够自由自在地出去闯荡一番、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而我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前往繁华热闹的广州。
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期待,我踏上了这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旅程。一路上,我先后途经了温州、上海等地。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我不仅积极寻觅着潜在的商机,同时还不忘忙里偷闲,领略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权当是一次别样的旅行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十分特别——通过在车站以及旅店里与人闲聊交流来不断充实自己。这种看似随意的沟通方式,却让我收获颇丰,了解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和市场动态。
我之所以会去到温州农村,其实也是机缘巧合。当时有个从那边过来做生意的人,据说他和万丰供销社的人有着亲戚关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便跟随他一同前往温州农村。
没想到一到他家,便受到了他们极为热情的款待。刚进门,丰盛的饭菜已经摆上桌,其中最让人难忘的当属那一壶醇厚浓郁的家制老酒,还有散发着阵阵香气的传统老饼。酒足饭饱之后,我们结伴而行,继续向上海进发。
抵达上海后,那位朋友建议我前往广州进手表,并告诉我说那里的价格更为划算。听取了他的意见,我俩就此分别。他忙着采购其他货物,而我则直奔广州,满心欢喜地准备大干一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