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箫御珩和林弦月几乎同时开口。
“陛下。”
“贤妃。”
箫御珩嘴角笑意未减,语气依旧温润却疏离:“贤妃先讲。”
“多谢陛下。这图纸,真的是这几日李大人他们做出来的?他们参考的哪些典籍?” 林弦月眼中满是疑惑与惊讶,忍不住问道。
箫御珩神色从容,微微抬眸,目光沉稳而深邃,仿若洞悉一切:
“贤妃有所不知,李大人率一众能臣,于《水经注》中寻江河脉络之理,借《河渠书》明古往治水之法,参《漕河图志》探漕运水利布局,再辅以《水龙经》考量风水地势对水利的影响。经几昼夜钻研,方得此详细图纸。”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精准且条理清晰,尽显帝王对朝堂事务及知识体系的透彻掌握,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仿佛将这复杂的学术与朝堂运作都置于股掌之间。
林弦月听闻,心中先是深深的惊讶,而后瞬间转为惊恐。
她一直以为自己的现代知识是足以依仗的优势,此刻却发现,在这些古人深厚的学识面前,自己引以为傲的东西竟如此不堪一击。她望着眼前的箫御珩,只觉对方宛如一座巍峨高山,气势磅礴,令她心生敬畏,甚至感觉自己穷其一生,都难以翻越这座高山。
箫御珩见她似乎没什么要问的了,也无意在此过多停留,便准备结束这场对话,开口问道:
“贤妃对这图纸可还有其他疑问?若没有,朕便先去处理政务了。” 他的目光在林弦月脸上轻轻扫过,虽带着一贯的温和笑意,却让人感觉不到丝毫亲近之意,仿佛只是在履行皇帝对后宫妃嫔应有的询问职责。
林弦月忙回过神来,慌乱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臣妾没有疑问了,多谢陛下关心。陛下日理万机,臣妾不敢耽误陛下时间。” 她低垂着眼眸,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既对古人的智慧感到震撼,又对自己在这宫中的处境愈发迷茫。
“贤妃聪慧,不知贤妃对笙妃如何看待?”?箫御珩神色从容,微微抬眸问道。
林弦月心中一凛,她已知晓苏芙笙陷入名声危机,思忖着箫御珩此举定有深意,斟酌着言辞道:“笙妃为人坦诚,素来随心而动,不受立法约束,可能是自由惯了。”
箫御珩目光幽深,紧紧盯着林弦月:“贤妃,关于湖中之事,确有不妥之处。朕自然不会放任不管。”
林弦月略显得意地听着,眼中隐约闪烁着一丝胜利的光芒。
然而,箫御珩话锋一转,握着茶盏,神情温润却不失果断:“朕也爱惜后宫妃嫔名声,只是这谣言四起,若无人出面澄清,恐难平息。这其中的误会终究需得解决。”
林弦月的笑意微敛,她知道这是陛下虽委婉,却不容置疑,她虽不甘心,却也意识到拒绝的无力,只能再挣扎一番:“陛下的意思是......?”
箫御珩语气加重,眼神专注:“贤妃也是聪慧之人,宫中的和谐对你我都至关重要。若能平息此事,朕愿与你共享筹谋。”
林弦月沉默片刻,知晓箫御珩是在试图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若能藉此机会,与陛下达成更深层次的共识,对自己也是一种潜在的权力巩固,若拒绝了,想必这位陛下有别的方法能把锅甩到她身上。
于是她微微屈身,带着一丝不甘,但亦有几分自若:“臣妾明白,自当竭尽所能。”
“贤妃且安心休养,待晚些时分,朕自会命人护送你回锦瑟宫,好生调养。””
得到想要的结果后,箫御珩那修长而挺拔的身姿迅速转身,
他的步伐依旧沉稳而优雅,身姿挺拔如松,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尊贵气质。脚步匆匆,不过片刻,便消失在重重宫墙的转角处。
走出房门后,他并没有立刻前往御书房,而是在庭院中稍作停留,抬眸望向那湛蓝的天空,不知在思索着什么。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他俊逸的轮廓,可那疏离的气息却仿佛将他与周围的一切都隔离开来。
林弦月双眸紧紧锁住他离去的背影,眼神里交织着复杂难辨的情绪,仿若一汪深不见底的幽潭,藏着无尽的思量。
虽然平日里他总是一副温润如玉的模样,嘴角常挂着如春风般和煦的笑意,如光风霁月的君子。
可真正与之相处,林弦月才深切地感受到,他实则深不可测。在那看似温和的表象之下,隐匿着一股强大的压迫感,恰似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让人在不经意间便心生敬畏,不敢有丝毫懈怠。
林弦月不禁回想起过往的诸多场景,每当箫御珩望向苏芙笙时,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便会瞬间溢满璀璨光芒,温柔得近乎宠溺,仿佛世间万物都黯然失色,眼中唯有苏芙笙一人的身影。
可对待其他人,哪怕礼数周全,言行举止尽显温文尔雅,却始终隔着一层若有若无的薄纱,透着难以逾越的冷漠与疏离,让人无法真正靠近他的内心世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