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一支暗香,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直播间。】
【主播现在在九江市濂溪区濂溪公园的濂溪墓园外面。】
天幕中,叶非雪一袭浅绿对襟长褙子,搭配粉色渐变百迭裙,双手捧着一束荷花,伫立在一座高大的三门石牌坊前。
三门石牌坊的正中镌刻着七个大字——宋元公周溓溪墓园。
【上期主播打卡了陶渊明纪念馆,讲述了独爱菊,归隐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菊花一举成为隐逸之花的陶渊明。】
【主播今天要讲的这一位,与陶渊明一样爱花,不过爱的不是菊花。】
【他独爱莲。】
叶非雪将手中用宣纸扎成的荷花花束送到镜头前。
一朵朵的荷花扎在一起,在青绿色莲蓬的映衬下,粉红嫩绿,淡雅又清新。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使莲花一举成为了君子之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担任荆湖南路郴州郴县县令的周惇实(周敦实)望着天幕中蓓蕾初绽的莲花,格外喜欢这两句词。
【听到这里,今天主人公的真面目已然浮出水面,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
叶非雪盈盈一笑,将镜头对准牌坊上的字。
【没错,他就是——宋代的濂溪先生周敦颐。】
【元是宋神宗在周敦颐死后赐予他的谥号,公是对他的尊称。】
【濂溪是周敦颐为自己取的雅号,最初是他故乡道州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附近一条溪水的名字。】
濂,既指廉洁,又指莲花。
濂溪先生与老师不仅姓名相近,爱好志向相同,故乡也都在道州营道楼田堡。
他,莫不是老师的什么远亲。
“老师,这位先生与您好像很有缘。”程颐听到叶非雪的话,不禁感慨道。
程颢仰头望向周惇实,他也是这样猜想的。
周惇实含笑摇头,记忆中并无兄弟是此名,恐怕只是巧合。
但对方与自己如此投契,不能与之相交而遗憾,实在是遗憾。
【周敦颐晚年定居在庐山莲花峰下,难忘故里,便将居住地附近不曾有名的溪水命名为濂溪,将自己的书屋命名为濂溪书屋。】
【因他经常在这条小溪里清洗帽带,于是便给自己取了个雅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开创的学派也被称作“濂溪学派”】
【宋元公周溓溪墓园,也就是周敦颐墓园,我们今天打卡的目的地。】
【家人们,我们现在一起去看望先生吧。】
叶非雪过了石牌坊,径自往前直走,抵达了白墙黑瓦的周敦颐墓园正门。
墓园门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古色古香,供游人歇脚的六角亭。
东边是濯缨亭,西边是交翠亭,后方有一小片莲池。
正门门楼上方悬着周濂溪夫子墓的石刻,右侧贴着九江市周敦颐纪念馆的标牌。
这是旧标,现在的周敦颐纪念馆新馆距离其墓园有一千米左右。
【宋真宗天禧元年五月五日,道州营道楼田堡一户重组书香家庭,迎来了一个新生儿。】
【一家之主周辅成给这个老来子起名为周敦实。】
【大家没听错哈,是周敦实,周敦颐是他后来为了避宋英宗名讳改的名字。】
周惇实大脑一下宕机,恍然大悟: 原来竟是自己。
难怪他觉得与对方心灵如此相通。
千里之外,范仲淹会心一笑,真的是茂叔。
景佑四年他被贬谪润州,茂叔正好在润州守孝,曾来拜访,他与对方相谈甚欢。
【在父母兄姐的看顾下,周敦颐快乐地成长,十二三岁,就已经通读《四书》《诗经》等儒家经典。】
【不幸的是,周敦颐十三岁那年,他出嫁仅一年的姐姐周季淳感染急病而死,紧接着他九岁的弟弟周敦贲也病死。】
【遭受沉重打击后,周敦颐对生命,自然等很多问题产生了思考。】
【在距离周敦颐家七公里的大山中有一处名为月岩的岩洞,从月岩洞中不同位置往上方洞口看,可以看见不同形状的月亮。】
【满腹疑问的周敦颐得知之后,便带着行李跑到月岩去居住了。】
【在那里,他专心感悟自然之理,思考其中蕴含之道,为往后悟出“太极而无极”的打下了深厚根基。】
十四岁,跑到大山去悟道,还有所感悟,老祖宗就是厉害。
叶非雪眼中充满对学霸的敬仰。
要知道,她十四岁还在看电视剧,沉迷在轰轰烈烈的情情爱爱里。
【命运仿佛专打苦命人,在周敦颐悟道的第二年,他的父亲周辅成去世了。】
【就像陶渊明的母亲一样,周敦颐的母亲郑氏也只能带着儿子们投奔娘家人,也就是他的舅舅郑向。】
【郑家是衡阳城内的豪族,家境殷实,郑向很喜爱看重周敦颐这个外甥,视若亲子。】
【他不仅亲自教导周敦颐,还让他改用了自家儿子排辈的字——“惇”。】
【而且,据说郑向知道周敦颐爱白莲,便在自家宅前西湖凤凰山下广植白莲,还在湖边修建“读书屋”和“爱莲亭”。】
【这件事应该是真的,毕竟与郑向将手中唯一一个举荐亲友,让其荫补入仕的机会给周敦颐相比,一点儿都不显得夸大。】
【景佑三年(公元一零三六年),周敦实二十岁,举行完冠礼,郑向马上推荐他入朝,当上了朝廷将作监的主簿。】
周惇实神情怀念:“是啊!舅舅待我没一点不好之处。”
可惜舅舅离逝得早,他还未能多多尽孝,世间之事,真是唯孝不可待。
想起逝去快十年的舅舅,周惇实不由怅然若失。
喜欢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请大家收藏:(www.2yq.org)旅行直播:开局打卡王安石纪念馆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