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一边抵挡一边大喊:“有本事一个一个上,二打一算什么好汉!”
那二人中的哥哥却说:“我们兄弟打一个人是两人一起,打十个人也是两人一起。”
祖父一看对方如此说也不再犹豫,全心全意投入战斗。随着祖父专注度的提高,他忽然在对方二人的枪法中找到一丝破绽,在兄弟二人同时进攻之后,哥哥继续进攻,而弟弟转为防守,就在这攻守转换的时候,哥哥的面前有一瞬间存在一丝破绽。
但机会稍纵即逝,祖父只得继续观察又过了十多招,祖父又看出了另一处破绽。不急,再等等,暴露的破绽越多,自己的胜算越大。一百招后,祖父共在兄弟二人的双枪合璧中寻到五处破绽,于是他准备开始反击。
他在心中默默回想,每一次兄弟二人出现破绽之前自己使用的招式,然后尽量的复原当时的情景。果然当祖父使出游龙翻江后,兄弟二人的枪法再次出现了破绽。祖父抓住这一瞬间的机会,一枪扎进了哥哥的心脏。
弟弟心中大惊,枪法立刻变得杂乱无章,三招后又被祖父刺中了肩膀,枪也脱了手。弟弟掉转马头就跑,祖父也不去追,骑着马回头追赶父亲。
这一路祖父是越想越心惊,都怪自己贪财舍不得这十车货物,险些丢了性命。这伙贼人竟有如此厉害的双枪合璧,显然不是一般的山匪。他追上父亲后两人将马车扔在路边,也没敢直接回家,而是向西绕了上千里才返回家中。好在几个同乡身上也没有什么证明身份的物件,直到我祖父和父亲相继离世也没有被仇家寻上门。
祖父回家后在脑海中反复思索这双枪兄弟的一招一式,后来他终于想明白了,这五处破绽中只有四处是真正的破绽,而另一处则是本该防守之人贪功冒进导致的,于是便在我们云家长兵器招式中又加了四路,将原本的七十二路变成了七十六路。你们不是说招式的最后四路有些怪异,平时根本没有机会用吗?那四路正是破双枪合璧的招式。
兄弟五人听完恍然大悟,终于理解了最后四招真正的用途。
刘演问云逸:“师父,我和稷哥都用枪,我们能不能学那双枪合璧的招式?”
云逸回答说:“那双枪合璧招数固然精妙,但若分开单独战斗,那也只能勉强算个二流。我云家枪法放眼天下也当属绝顶,尤其是你和刘稷,你二人的功夫已是天下一流,无需再学旁家武功。”
刘演、刘稷听到自己武功已属天下一流,都喜上眉梢。
功夫教的差不多了,云逸又开始教五个孩子兵法。虽然家中没有现成的兵书,但那一场场经典的战役云逸早已烂熟于胸。他先将基础兵法理论教与五人,在五人都将基础理论滚瓜烂熟之后,他又将一场场战役前期情况告诉徒弟,让徒弟们在沙盘上推演,推演之后云逸又把推演双方的优劣都讲给徒弟。最后他又把历史上真实的战况讲给徒弟,并加入了自己看法。
鄢陵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巨鹿之战……
每一场经典的战役都成为了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刘演学的最快,也学得最好,在一次次的推演中总能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刘秀虽小,但是在兵法方面也有极高的天赋。
看着徒儿们兵法也学的差不多了,云逸便向刘钦请辞,刘钦和五位徒儿苦留不住,只得由云逸离去。
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南顿县遭遇大旱,又逢蝗虫泛滥成灾,辛苦一年到头来颗粒无收。刘钦将粮仓存粮全都拿了出来,可依然难以挽回,许多乡民流离失所,逃亡外乡。刘钦看着这多年来的成果瞬间化为乌有,忧郁成疾,溘然长逝。
刘演时年十九岁,作为长子的他却不得不挑起这全家的重担。于是封官印、封府库、上报郡守后,变卖家产,带领一家返回舂陵。
公元六年,平帝薨。安汉公王莽为了能独霸朝纲,毒死平帝后,将年仅两岁的刘婴推上帝位,史称孺子,改元居摄。
同年四月,宛城。
安众侯刘崇看到王莽肆意打压皇族之人,决定起兵清君侧。他将亲信张绍叫到侯府商议细节。
刘崇说:“逆贼王莽,祸乱朝纲,打压皇室宗亲,将来必定危害江山社稷。现天下反莽之声日益高涨,却没有一人敢挑头起事,真是我刘姓耻辱!我欲率先举起反莽大旗,率领宛城皇族及门客,攻破府衙,全国必定纷纷响应!”
张绍听的脸都白了,他左右看了看后小声说:“我的侯爷,您小点声,现在王莽摄政,虽然已有不臣之心,但是毕竟还是代表皇帝。你我今日说的话若是传出去,怕是要抄家灭族。”
刘崇则是不屑的说:“干大事者何必惜身?我观你也是做大事之人,才来与你商议,没想到你竟然如此胆小。”
张绍气的牙痒痒,可又不能发作,只得耐心的说:“成大事者除了要计划周密,还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天下刘姓公侯何止大人一个,他们都在静观其变,您又何必做着出头之鸟?”
刘崇说:“那些酒囊饭袋只懂得贪图享乐,岂能和我同日而语?”
张绍说:“小人自是知道侯爷胸怀大志,可若我们率先起兵,能不能成不说,就算成了也必然成为头号打击目标。不如我们先做起事准备,囤积粮草,招幕门客,待天下有变之时趁势而起,方为万全之策。”
刘崇说:“先生还没有听明白我的意思吗?我要率先高举反莽大旗,做这天下义军的领袖。”
喜欢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